吉林省田家炳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12课《苏武传》导学案 三课时
吉林省田家炳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12课《苏武传》导学案第一课时.doc
吉林省田家炳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12课《苏武传》导学案第二课时.doc
吉林省田家炳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12课《苏武传》导学案第三课时.doc
高一语文——苏武传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梳理课文,归纳文言知识;
3、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概括内容要点。
【知识线索】
1、作者简介: 班固(32—92),我国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幼年即聪慧好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后来继承父志,在父未完成的《史记后传》基础上撰写《汉书》。因被人诬告私改国史而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完成《汉书》写作。
2.简介《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 ,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纪、七十列传、八表、十志,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3、苏武出使背景: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知识建构】
1、 课前做好充分预习
(1) 听读课文,标出注音;
(2) 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能大致复述基本情节。
2、 校正字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 )监; ②数( shuò )通使相窥( )观;
③以状语( )武; ④既至匈奴,置币遗( )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 )胡中; 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归汉;
⑦置煴( )火,覆武其上 ⑧拥众数万,马畜( )弥山;
⑨故使陵来说( )足下; ⑩何以汝为( )见;
⑾子卿尚复谁为( )乎。
【合作探究】
一、 标出段落,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的断句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于)匈奴中。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自抱持武
(卫)律知武终不可胁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掘野鼠去(jǔ)草实而食之
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大臣亡(wú)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
二、 同桌间讨论,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本文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还运用插叙,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三、朗读1-2段,注意以下重点词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