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760字。


  窦   娥   冤(必修四)
  关汉卿
  鱼嘴高中陶正会撰写
  基本构想
  真正本色的语文课堂不是教师的讲堂,而是学生的学堂,把学习的主动权、思考权真正交给学生,留足时间让学生诵读、品析、积累,允许学生提问,允许课堂争辩,允许异样的声音,注重方法指导、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
  学习中国古代戏曲之代表力作《窦娥冤》,采用目标式和问题式教学,这样能让学生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目标一:积累中国古代戏曲有关常识和元杂剧的体裁特点;目标二:读懂剧本。标题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问题:窦娥的“冤”是什么?“冤”是如何造成的?冤”是如何感天动地的?“冤”揭示了什么?通过提问提高学生阅读文本的注意力和思考力。目标三:评价戏剧人物。主要分析窦娥形象及其社会意义。目标四:品析戏剧语言,鉴赏艺术手法。主要品析曲词,透过曲词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领略古代戏曲迷人的艺术魅力。目标五:人生启迪。启发学生学习关汉卿和窦娥的坚强不屈、不向命运低头的性格,直面生活中的坎坷与挫折,积极向上。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把握剧情结构,弄清杂剧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鉴赏品味关汉卿本色的戏曲语言。
  4、鉴赏夸张和想象的浪漫主义手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梳理,把握剧情,品读精彩段落,分析窦娥形象及其社会意义,理解本色语言和浪漫主义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窦娥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体会其勇于反抗不合理社会的精神和善良的人格。
  【教学重点】把握剧情,分析窦娥形象及其社会意义,探究戏剧主题。
  【教学难点】品味关汉卿本色的戏曲语言。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戏曲常识。2、把握剧情,探究戏剧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王国维推崇《窦娥冤》为“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宋元戏曲考》)称赞关汉卿为“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宋元戏曲考》)。这么高的评价,凭什么?从本堂课开始我们用自己的眼光来欣赏《窦娥冤》,去感受戏剧大师关汉卿的艺术魅力。
  二、自主合作探究
  (一)展示课前自制卡片中国古代戏曲常识
  中国古代戏曲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故称“戏曲”。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最早的成熟形式是宋元南戏,代表作有《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琵琶记》等,第一个繁盛期是元杂剧,代表作有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 白朴《墙头马上》、 郑光祖《倩女离魂》、纪君祥《赵氏孤儿》、王实甫《西厢记》等,第二个繁盛期是明清传奇,代表作有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清朝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散曲。
  元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只唱不演。小令是一宫调一曲子,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如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套数,也称套曲,是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