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30字。
《雷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鉴赏戏剧语言的方法
2、借助戏剧语言鉴赏分析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重点、难点]
人物语言的分析与复杂人性的解读。
[教学设想]
1.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把阅读交给学生,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潜能,师生平等自然的交流。
[学习方法]
品读、分析、讨论、表演、评价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语
上个世纪60年代,有一位年轻的日本作家访问中国,他专程登门拜访了剧作家曹禺先生,并表达了这样的愿望:“我希望日后也能写出您的《雷雨》那样的杰作来。”这位日本作家是谁呢?他就是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先生。
同学们,《雷雨》是曹禺中学时期开始构思,在大学毕业时完成的话剧处女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部年轻的作品,成为大江健三郎眼中“丰碑”式的巨著呢?
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部作品第一个矛盾冲突--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冲突,来看一下究竟吧!
一、品味戏剧语言
(出示幻灯片)
高尔基说:“在剧本里,剧中人物之被创造出来,是依靠他们的台词,而不是作者叙述的语言。”
现在,我们就一起经由一句句鲜活的语言走入人物的灵魂深处。
1、品一词 解读周朴园的“怀念”
(教师让学生快速从文章“午饭后”阅读到课本第17页第二行“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提问:,这部分对话中哪个单音节词出现的频率最多?
明确:哦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
明确:10个
提问:在周朴园的语言中出现过多少次?
明确:6次
提问:这6个哦出现在文中哪些地方?分别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讨论)
明确:第一处:“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表现了周朴园的惊讶和惊奇,他惊讶于仆人三十年前和自己都在无锡。
第二处:“哦,很远的,提起来大家都忘了。”,勾起周朴园对往日的回忆。语气较长一点轻一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