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20字。
《短文三篇》教案
[课标解读]
阅读文化类散文的要求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教材分析]
这三篇文章属于哲理性散文,第一篇较为完整,二三篇是部分节选,教学重点放在第一篇文章。蒙田在《热爱生命》中的观点是要热爱生命,珍惜时光。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中的观点是人的伟大之处在于能思想。福尔格姆在《信条》中的观点是面对生活要坚守一定的人生准则。
[学情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篇,由于这次上课的需要,调整为第一篇,是学生在进入高中来第一次接触到的哲理类散文阅读。同时,学生对翻译文章语言转换带来的对文章的理解会存在一定困难。并且在新组建的班级里,目前大家表现在对语句的理解难以找到关键要点,不善于结合文本筛选整合上下文的信息,表述观点还不够简洁。但是经过一年多的课改探索,一个多月的融合,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在语文学习中形成了一定的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哲理性散文的文体特点,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归纳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理清三篇文章的思路,概括文章的观点;
引导学生品读关键语句
探究理解其内在逻辑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章的哲理美和语言美
树立热爱生命、生活,独立思考,坚守生活准则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分析概括作者文章中的观点态度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具有哲理性的语句
[课前准备]
完成学案上的预习任务:积累字词、了解作者、概括观点、品味句子、不理解的语句作批注
引导学生关注的句子: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蕴涵人生哲理的句子;逻辑性思维特征突出的
句子;用了很多关联词、修辞方法的句子。
第一课时:① 小组内交流归纳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画出文章的结构图;
指导分析概括文章观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② 文中对句子含义理解有困难的和感受较深的句子做旁批
[教学设计]
一、 导入
请一位同学对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的收获。(阅读了课文、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在学习小组内对文章内容进行了归纳,并自己动手以结构图的方式来理清文章思路)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这三篇短文。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是:概括文章的观点;品读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哲理美和语言美。同时让我们一起随着三位思想家的文字来思考,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思考人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二、 整体感知
1、课前由三个小组的代表,将本组的思路结构图板书在黑板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