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小题,约7110字。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评价检测试卷(解析版)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3分)
(1)落英缤纷 ( )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3)水尤清冽 ( )
(4)其岸势犬牙差互 ( )
(5)尝贻余核舟一 ( )
(6)神情与苏、黄不属 ( )
答案:(1)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2)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3)格外 (4)互相交错 (5)赠 (6)类似
2.翻译下面的句子。(8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黄共阅一手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2)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3)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横幅的书画卷子。
(4)(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解析】选D。D项正确停顿应为:后遂无/问津者。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核舟记》是一篇记叙性文章。它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典
故——“大苏泛赤壁”。文章生动地表现了“核舟”这件工艺品的原貌,而不是写成一篇平实的解说词。
B.《小石潭记》中“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桃花源记》中文章写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花源觅不可得,用“世外桃源”来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D.《关雎》是一首非常美好的爱情诗。诗中所表达的是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
【解析】选A。《核舟记》从表达方式看,是一篇说明文。
5. 按照提示填写恰当的语句。(6分)
(1)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
(3)《桃花源记》中表现人民生活恬适、和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石潭记》中明写潭中鱼,实写潭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君子好逑 (2)蒹葭苍苍 (3)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4)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6.[2017•重庆中考(B卷)]综合性学习(8分)
5月18日,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大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