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00个字。
3 *安塞腰鼓
【知识与技能】
1.词语积累。
2.体会排比、反复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恢弘的气势,理解其中包含的情感和深意。
2.品析关键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对高原生命的热烈赞颂,对民族精魂的礼赞,感受生命的律动和力量,从而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韵律和恢弘的气势。
2.品味语句,体会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3.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片断)
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的这一段如火一样热烈的舞蹈,就是我国大西北黄土高原上有着“天下第一鼓”美称的安塞腰鼓。在这样激越的舞蹈面前,我们谁都会觉得它美、好、精彩。可是真要我们用文字去描述这舞蹈,却又会觉得很难很难,会感到言语的匮乏。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七课——《安塞腰鼓》,去欣赏作家刘成章的精彩文笔吧!
二、资料助读
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当代作家。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七种散文集子,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著作还有《转九曲》《高跟鞋,响过绥德街头》《黄土情》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标出段意,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教师利用多媒体提示学生积累词语。
2.快速阅读全文,理清结构,概括内容。
按照安塞腰鼓表演的程序,将全文划分为三个部分;并以腰鼓为线,用“________的腰鼓”形式的短语概括三部分的内容。
安塞腰鼓安静的腰鼓(1-4)激越的腰鼓(5-27)宏伟的场面(5-13)雄壮的响声(14-17)击鼓的后生(18-22)奇丽的舞姿(23-27)寂静的腰鼓(28-30)
第二部分分层理由:句子“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出现四次,充当层次标志,自然将第二部分分成四层。
四、合作研讨,确定集体朗诵方案
1.将学生就近成立六人小组,分组商讨朗诵方案并进行组内试读。
2.各小组之间交流朗诵方案,确定最佳方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