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与http://www.ht88.com/downinfo/81176.html配套试用,共25060字
【学习目的】:
⒈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
⒉灵活准确地解答各类语言简明、连贯、得体题;
⒊平时练笔时力求做到用语简明,语意贯通,语言得体。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⑴明确考点与做到简明的要求。
⑵明示简明的考题类型及应试技巧。
【学习过程】
㈠考纲重点:
语言表达的“简明”主要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简”即“简练”,就是话语力求简练,不能啰嗦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它反映了量的要求;“明”即“明晰”,就是要把意思表达清楚,使对方准确理解其含义,它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简明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第二、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和可理解度。
⒈语言简练
⑴无重复,即不说重复啰嗦的话。首先句内不要无谓地简单地重复出现同一词语。其次语句中不能出现在表意功能上相同的成分。古代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个诗人作一首《宿山房即事》七绝:“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子规啼。”像诗中“孤”、“独”,“关”、“闭”与“掩”等词语语意相同。但是为了某种特殊的修辞需要,一些重复不能视作不简练的语病。如“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与 “我的后园有两棵树”相比较,啰嗦有余,简洁不足。但细加思索,前一种表达更能反映作者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的笼罩下,隐居于小院中的那种压抑的、百无聊赖的心情。
⑵去赘疣,即不说多余无用的话。鲁迅先生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说过:尽量删除可有可无的文字。一些语句使用的词语虽然没有语法错误,但从表意的功能上说没有什么价值,应尽可能地删除。特别是一些虚词容易多用。还要注意游离于话题之外的内容。如:“实行计划生育,人口素质的提高也是顺应潮流的,孩子少了,父母也轻松了,于是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也日益繁多,到外地旅游成为可能。”像该句中“人口素质的提高也是顺应潮流的”一句属多余,与整个语段主旨不合。
⑶会省略,即能用指代词或合并同类。同样的内容,不要简单重复,可以用相关指代性的词语替代。例如:“继亚洲国家对美国12月3日单方面宣布将恢复实施超级301条款表示强烈不满之后,欧共体12国7日对此也表示不安……”句中的“此”替代了“美国单方面宣布恢复实施超级301条款”所表达的内容,简洁多了。在语句中同类的意思可合并在一起。例如:“有些植物能长期生活在水中,是因为这些植物能在水中正常呼吸,正常取食,不会腐烂,才能长期生活在水中。”可合并为:“有些植物能在水中正常呼吸、取食,所以长期不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