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150字。

  《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
  广水二中   史红明
  教学目标:
  1.理解作文充实丰富的含义并能借鉴充实丰富的一般技巧。
  2.尝试在记叙、议论两方面提升作文的充实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有谁不想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光宗耀祖?但是中华民族向来奉行“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在“高官厚禄”与“孝”不能兼有时,李密毫不犹豫地舍弃高官厚禄,选择孝敬自己的亲人。由此可见,亲情是第一位的。
  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本74页“话题探讨”,感受真诚的亲情。
  2.本册(必修5)《陈情表》一文就是一篇讴歌亲情,写得非常充实的文章,大家想想,本文是如何将祖孙间的亲情写得具体充实的?
  预设:
  (1)李密从小失去父母,是祖母刘氏一人抚养成人的,这种孝亲的关系自然不可分离,所以作者首先从这里写起。他先写自己,从小孤弱,多亏了刘氏的抚养,而且“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这里可见刘氏的辛苦。这是作者直接抒发对祖母的感恩之情。(选取典型的材料,直接抒情)
  (2)再写刘氏“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的时候只有李密来服侍照应。刘氏与李密这不可分割的关系说到这里还不够,作者还补充特殊的具体情况,这就是他家“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处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环境里,和祖母的依傍关系是分离不得的。最后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形容刘氏晚年垂危的境况。这是写自己在特殊的情况下对祖母的感情。(描述具体形象,表达情感)
  (3)同时第二段作者表明自己感恩戴德,很想走马上任,“奉诏奔驰”。为什么不能去呢?因为“刘病日笃”,这就从另一方面反衬了他孝情的深厚。(运用反衬手法,深化情感)归结到这自然而然的情势:“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最后,就可以水到渠成地提出这次上奏的目的“愿乞终养”——先尽孝后尽忠。
  二.写法借鉴
  (一)明确何为充实
  1.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大家觉得什么是文章的充实丰富呢?
  (1)充实丰富,是高考对考生作文的较高要求,它涉及文章内容的量和质。即要求有限的文字能够释放出质量高、数量足的信息。任何一篇作文信息含量低,可读性差,绝不会受欢迎。因而,在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