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420字。

  2018年3月山东省各地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诗歌阅读
  2018年3月济南市一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 ~15小题。
  自咏示客
  陆  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①,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②,客来苦劝摸床棱③。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①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②箝纸尾:典出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③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用白描手法,刻画出了“我”白发稀短的颓唐老态,寄寓着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
  B.第二句“又”字写出了岁月流逝人生倏忽的感叹,“上元”交代了诗歌创作的时间。
  C.颔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对宦海生涯所经历的是非曲直无处分辩的心酸。
  D.诗人借“箝纸尾”这个典故抒发感情,含蓄深刻,“饱谙”二字更是意味深长。
  E.客人苦劝“我”遇事模棱两可假装糊涂,主要表现客人对“我”处世方式的不满。
  14.C  E(C项,颔联是直抒胸臆;E项句意理解错误,表现的不是客人对“我”为人处世方式的不满,而是关心。)  
  15.诗歌的尾联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6分)
  15.(1)前一句是以问句形式对州官、对黑暗官场的庄严宣示,后一句用虚笔想象归隐后自己寄情山水的生活,(2分)整联虚实结合,卒章显志,(2分)表达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愤懑,甚至产生归隐的思想感情(2分)。
  2018年3月淄博滨州一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晚步  陈棠
  晚步沙头①倚小晴,南山正与暮云横。
  栖鸦啼处野烟合,飞鸟去边孤月生。
  树暗风微花气度,溪深雨涨水痕平。
  夜阑衣湿迷归路,仿佛前村灯火明。
  【注】①沙头:地名、位下今湖北荆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第一句中的“沙头”一词交代“晚步”的地点,“小晴”点明了天气状况。
  B.第三们写野烟弥漫,栖鸦啼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营造了萧瑟的氛围。
  C.第四句写鸟儿飞离悬送,孤月升起,让人顿生凄凉之感,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
  D.夜深之时,迷途的诗人忽见前村灯火通明,暗示了自己的仕途即将峰回路转。
  E.在描摹客观景物的同时,诗人还把某种独特感受倾注其中,使诗歌显得含蓄蕴藉。
  14.C D(C项“让人顿生凄凉之感”不妥,“直接表达”错误。D项“暗示了自己的仕途即将峰回路转”不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