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410字。
出题人:北京十五中 夏冰竹
九上第一单元
单元导学
《沁园春 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它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它采用拟人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倾诉真情,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在诗人笔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使人觉得亲切可爱、活泼欢快、充满情趣。
《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它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它以情境的变换来丰富“星星”的意象和深化追求光明的主题,正如音乐中主题与变奏的关系,因而是一首名副其实的“星星变奏曲”。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特点。《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机。《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作者安适、宁静的心境。
学习本单元,要学习品味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是一种凝练、形象的艺术语言,往往要悉心揣摩才能体会其中的意蕴和情味。要反复推敲诗句,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细致深入地体会其内涵,并结合亲身体验和欣赏其他诗歌的经验,加以联想和想像,感知诗中的形象,体味诗的意境,从而深切地感受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
此外,还要注意诗歌的艺术特征,了解借景抒情、象征、拟人等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这些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时,可以适当地进行诗歌的比较阅读,分析这些诗歌的具体内容、感情意蕴、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积累感悟
一、基础达标
1.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分外(fèn) 蓑衣(suō) 田圃(pǔ) 禁锢(gù)
B.停滞(zì) 谦逊(xùn) 点数(shǔ) 襁褓(qiáng)
C.妖娆(ráo) 可汗(hàn) 栖息(qī) 昏晕(yùn)
D.喧响(xuān) 草茸(róng) 喑哑(yà) 斗笠(1ì)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文彩 竟折腰 绿茵 引吭
B.红妆 披蓑衣 林荫 凄清
C.繁茂 举油伞 原弛 岑寂
D.喑哑 戴斗笠 洗礼 微漾
3.请找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字,并在下面横线上改正过来。
按步就班 润如油高 诩诩如生 千头万序
4. 选择正确的字填空。
①分外妖 美丽富 不屈不 (饶、娆、挠)
②戒 戒躁 小玲珑 步履 健 (娇、矫、骄)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世纪华联从市场需要出发,不断扩大商品经营。
B.过了一会儿,那辆摩托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C.正常的气候,决定着农作物生长的好坏。
D.天文学家根据测出的月球上山峰影子的长度,计算出月球上山峰的高度。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沁园春 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它描写北国的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B.《雨说》采用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让“雨”对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倾诉真情,使人感受“雨”的亲切温柔的形象,觉得“雨”来得真是太迟了。
C.《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全诗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D.《夜》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7. 根据要求填空
(1)点明《沁园春 雪》这首词的主旨,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诗句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