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400字。侧重教材,方便阅卷
安乡一中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验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谢立平 

一、(36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鞭笞(chī)    藩篱(fān)      黔首(qián)   壶觞(shāng)
B.谪戍(dí)     戮力(lù)       刀俎(zǔ)     卮酒(zhī)
C.户牖(yǒu)    瞋目(zhēn)     嗟悼(jiē)    惆怅(chàng)
D.逡巡(qūn)   激湍(tuān)      驰骋(pìn)    目眦(z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三径旧荒     情随事迁     秋豪无犯     清流激湍
B、欣欣向荣     赢粮影从     深谋远虑     怒发冲冠
C、惠风和畅     项庄舞剑     矫首遐观     云集响应
D、趣舍万殊     追亡逐北     因利趁便     遵贤重士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全是通假字的一组是(     )
A、约从离衡               于是从散约败
B、景翳翳以将入           赢粮而景从
C、因击沛公于坐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D、毋内诸侯               交戟之士欲止之不内
4、下列句子与“客何为者?”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B.大王来何操?
C.曷不委心任去留?                      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5、选出对下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②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③外连衡而斗诸侯 ④素善留侯张良 ⑤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⑥常以身翼蔽沛公 ⑦沛公军霸上 ⑧刑人如恐不胜
A、①③/②⑤⑥/④/⑦⑧       B、①⑤/②④⑥/⑦⑧/③
C、①③④/②⑤⑥/⑦⑧          D、①③/②④⑤/⑥⑦/⑧
6.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的一句是(     )
A、列坐其次         所以游目骋怀
B.而听细说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C.以致天下之士           而迁徙之徒也
D、奚惆怅而独悲               感慨系之矣
7、下列句子中的“以为”与现代汉语意思接近的一项是(     )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D、引以为流觞曲水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言:著作
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爱:爱惜
C、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为:为了
D、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期:期望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例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
例句:因击沛公于坐
A、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B、蒙故业,因遗策
C、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10、下列句子中,暗换主语的一项是(     )
A、(沛公)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B、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
C、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D、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汉书》等纪传体史书的出现,是汉魏晋时期散文迅速发展的主要标志。
B、《史记》和《资治通鉴》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史书,而且都是通史。《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C、王羲之和陶潜都是东晋人。王羲之世称“王右军”。“女婿”又可以称为“东床”,这一典故就和王羲
D.《过秦论》《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这几个题目中,“论”“序”“辞”都是文体标志。
12、指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和政论家,鲁迅曾称他的文章为“西汉鸿文”,《过秦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史论。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史记》按年代的先后写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共三千五百年的历史,由四部分组成,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兰亭集序》是为《兰亭集》这本诗集作的序,序言没有交待书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而是借成书之因的交待,抒发了强烈的思想感情。
D、陶渊明,东晋大诗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初中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桃花源记》。他的典型意义在于他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

二、(45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