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道小题,约6100字。答案扫描。
江苏省昆山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第一次质量测试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26分)
1.阅读下而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diàn ) 着久远的岁月(yìn ) 痕。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礼炮里,闪烁在京剧斑(Ián) 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擂响在锣鼓铿(qiāng ) 的声音里,飘散在书法淡雅的墨香中,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五彩纷呈的形式令人 (A.赏心悦目 B.耳濡目染)。了解并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 (A.义正词严 B.义不容辞)的责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积(diàn ) ②(yìn ) 痕 ③斑(Ián) ④铿(qiāng )
(2)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 处横线上(只填序号)。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1) ,则不复也(《<论语>八则》)
(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3)乡书何处达? 。(上湾《次北固山下》)
(4) ,恨别鸟惊心。( 《春望》)
(5)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 》)
(6)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赤壁》)
(7)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8)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3.名著阅读。(6分)
(1)下面是《朝花夕拾》中一处人物描写,请依次写出人物姓名。
①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②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2)有同学看了《格列佛游记》后评价:不来夫斯库帝国给格列佛带来了荣誉,也带来了灾祸。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4.请完成下列关于汉字知识的问题。(4分)
(1)根据下面汉字字形的演变,判断这是什么字,并用楷书端正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假如你是一名汉语推广的志愿者,请你向前来学习汉语的外国朋友简单介绍汉字演变
的过程和规律。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5-7题。
武陵春①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②,载不动许多愁。
[注]①武陵春:词牌名。该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当时李清照正避难于浙江金华。
②舴艋(měng):小船,两头尖如蚱蜢。
5.“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2分)
6.下面哪一项也抒发了诗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慨叹?(2分)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