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000字。
杜甫诗歌鉴赏教案
青岛九中 黄向君
教学设想:开设《唐诗宋词》选修课,既要引导学生吟诵唐诗宋词,感悟诗词之美,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也要与学生共同探索鉴赏诗歌的方法,还希望借此让学生把握诗词发展的脉络,著名诗人的创作特点。
因此我们初步拟定:
简介杜甫 一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时
《登高》一课时
《旅夜书怀》一课时
《房兵曹胡马》、《月夜》一课时
杜甫
唐代社会在经历了开元盛世的繁荣之后,逐渐走向衰落,安史之乱的爆发,就是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杜甫正是生活在这个转折期,虽历经苦难却始终不改忧国忧民之心,并以诗歌反映社会巨大变化,民生疾苦的伟大诗人。他和李白一样,是深受中国人民敬慕和热爱的诗人。
第 一节 杜甫的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附近)人,出生在河南巩县,自称少陵野老或杜陵布衣。他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武则天时著名诗人。故杜甫曾不无骄傲地说:“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他的家族遵循“奉儒守官”的文化传统,儒家忠君爱国、仁民济世的思想,对杜甫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杜甫的生活和创作活动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时期:
1、读书和壮游时期(712-745)
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他还喜欢漫游,曾经南游吴越,北上齐赵。当时他意气风发。“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天宝三载(744),杜甫和李白结识在洛阳,中国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在这里会面,实在是文学史上一件值得顶礼的大事。两人从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余亦东蒙客,怜君似弟兄。”(《同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把李白当作兄弟对待。
在这一阶段,杜甫写下了《望岳》、《画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