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7150字。
武汉市梅苑学校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菜畦(qí) 分歧 熬(áo)过 至理名言
B.澄清(chén) 肥硕 贮(chù)蓄 消声匿迹
C.拆(chāi)开 嘹亮 贪婪(lán) 气冲斗牛
D.祈(qí)盼 黄晕 侍弄(shì) 翻来覆去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粉丝,是为成名 ;知音,是为寂寞 。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 ,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 ,敢畅言所见。
A.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B.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
C.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D.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是一部荡气回肠的交响乐。
B.我们要认真地阅读那些经过几代读者考验的,经过时间老人筛选的中外文学名著。
C.面对面交谈,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时常与父母聊一聊自己的心事,心结也许就能解开。
D.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B.“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C.我们的肌肤每天受到各种侵害,阳光的辐射、空气的污染,都会使肌肤变得干燥、粗糙。您是否想过给自己的肌肤补充一些营养呢?
D.《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魏建功主持编纂。正因为是“大家编小书”,才使得一本小小的工具书历经数十年而不衰。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
“语文”在不同时代中的流变
1904年,遵照清政府《奏定中学堂章程》,独立设科的“语文”含“古今文学流别、文风盛衰要略”,更要注重“文义”“文法”及“作文”,还要修习楷书、行书、小篆,语文教育的形态一开始就有点简装版“国学”的味道。此时“语文”能在晚清“废虚文兴实学”的大背景里颇为诡异地升帐登场,是“醉心欧化”“全盘西化”的一个结果。
“五四”时期改“国文”为“国语”时的“语文”,与民族国家建立有关。当时的课程标准既包含了在语文教学中求得民族认同、开启民智的需要,也包含了新文学起步之初对自身发展的要求。这时的中学教科书,流行采取社会问题设置单元。“读经”已经废除,语文教学则凭借新“经”出现以让学生赶上前行的时代。这种“语文”理念在宏大的叙事氛围中承载了太多的“非语文”因素,而同样不可忽视的语言训练并未得到科学的体现。国人以学说为高、以求道为能,以工艺为末技的思想,造成语文课程不断与经学、与政治争地位,语文课倒向知识权力的现象屡见不鲜。专重思想一面,忽略技术训练,使一般学生了解和运用文学的能力没得到适量发展,未免失掉了平衡。
建国初期,曾把“语文”分为汉语和文学两门独立学科。语言学和文学性质不同,前者是一门科学,后者是一门艺术。可惜的是,文学课被讲成繁琐的文学知识课、模式化的文学分析课。汉语课同样存在问题,教学语法体系固然完备,却忽略了学生“能力养成”。文学课和汉语课也没能结合起来。
也有人认为,一旦引入语法,语文课就变成外语课了。的确,有些“美文”不用分析结构、语法,背诵下来就行,学生可以从吟咏中体会无言的美,文学教育的真谛就在于此。不过需要注意,和“外语教学”相对应的词,除了“文学教学”,还有“母语教学”。这就是语文课不可或缺的识字缀文【注】、运用语言等技能性训练。毕竟文学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生活、感受命运、体验痛苦与幸福,并引起对文学的兴趣,这主要是语文“人文性”所决定的任务,而语文教育的任务主要是由语文的“工具性”决定。
一个民族需要文学,也需要文学教育,面对当下中学语文“文学性失落”的弊病,应当如何解决?在语文新课标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被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注释】缀文:写文章,作文。
5.下列对1904年清朝时期“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政府颁布了《奏定中学堂章程》,从此独立开设“语文”这一门学科。
B.“语文”学习内容是古今文学流别、文风盛衰要略,文义、文法及作文。
C.自“语文”成为独立学科以来,语文教育的形态就有点像简装版“国学”。
D.在晚清“废虚文兴实学”大背景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