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70个字。

  春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利用工具书与课文注释,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感知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分析文章结构。
  2.学会赏析,品味语言,感知写作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形成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感知。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鉴赏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强化诵读(重音),感知内容,理清结构,把握情感。
  2.理解并感受文章突出表现了春的什么特点。
  3.深入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难点:揣摩关键词语和重点词句的表现力,品味优美语言,加深对春的理解与感受,体会诗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实际教学法,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3.合作讨论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4.提问法
  四、教学课时: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想到春天,浮现在你脑海中的是什么呢?是大片大片的花田?田野上小草的嫩芽?河中潺潺的流水?也许第一个让你醒悟到春来的,并不是田野里盛开的野花,而是清晨小路上打湿了鞋袜的露水;也许是昨夜的春雷;也许是那一天忽然变得温暖的阳光。
  孟浩然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他的春天,是从耳朵唤醒的。李清照说:“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她的美景,是在对话中生长的。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春》,看看他笔下的春是怎样的世界。
  (二)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散文常识
  (三)听朗诵
  注意字词读音与朗读的节奏。
  1.多音字:涨、散、薄、黄晕、应和;(学生查字典)
  2.生字词:蓑、笠烘托朗润嗡嘹亮抖擞呼朋引伴花枝招展酝酿窠巢喉咙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卖弄:炫耀呼朋唤友: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