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打包85份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一练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一章 专题一 文体一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 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 第二章 巴 金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 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 第二章 毕淑敏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 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 第二章 迟子建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 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 第二章 韩少功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 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 第二章 贾平凹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 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 第二章 老 舍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 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 第二章 李 娟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 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 第二章 梁实秋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 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 第二章 林清玄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 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 第二章 沈从文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 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 第二章 史铁生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 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 第二章 汪曾祺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八练 中国当现代作家作品 第二章 余 华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二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二章 专题二 考点二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二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二章 专题二 考点三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二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二章 专题二 考点四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二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二章 专题二 考点五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二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二章 专题二 考点一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二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二章 专题三 主题二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二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二章 专题三 主题三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二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二章 专题三 主题四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二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二章 专题三 主题一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二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二章 专题一 文体三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二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二章 专题一 文体一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 古诗鉴赏 第六章 专题二 考点二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 古诗鉴赏 第六章 专题二 考点三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 古诗鉴赏 第六章 专题二 考点四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 古诗鉴赏 第六章 专题二 考点一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 古诗鉴赏 第六章 专题三 题材二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 古诗鉴赏 第六章 专题三 题材六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 古诗鉴赏 第六章 专题三 题材七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 古诗鉴赏 第六章 专题三 题材三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 古诗鉴赏 第六章 专题三 题材四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 古诗鉴赏 第六章 专题三 题材五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 古诗鉴赏 第六章 专题三 题材一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 古诗鉴赏 第六章 专题一 诗体二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 古诗鉴赏 第六章 专题一 诗体三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 古诗鉴赏 第六章 专题一 诗体一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第一章 白居易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第一章 杜 牧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第一章 李商隐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第一章 刘禹锡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第一章 陆 游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第一章 欧阳修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第一章 王安石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第一章 韦应物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第一章 辛弃疾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第一章 岑 参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三练 小说类阅读 第三章 专题二 考点二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三练 小说类阅读 第三章 专题二 考点三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三练 小说类阅读 第三章 专题二 考点四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三练 小说类阅读 第三章 专题二 考点五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三练 小说类阅读 第三章 专题二 考点一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三练 小说类阅读 第三章 专题三 主题二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三练 小说类阅读 第三章 专题三 主题三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三练 小说类阅读 第三章 专题三 主题一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三练 小说类阅读 第三章 专题一 文体二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三练 小说类阅读 第三章 专题一 文体一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四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四章 专题二 考点二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四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四章 专题二 考点一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四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四章 专题三 话题二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四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四章 专题三 话题三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四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四章 专题三 话题四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四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四章 专题三 话题五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四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四章 专题三 话题一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四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四章 专题一 文体二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四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四章 专题一 文体一 Ⅰ 新闻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四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四章 专题一 文体一 Ⅱ 传记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五练 文言文阅读 第五章 专题二 考点二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五练 文言文阅读 第五章 专题二 考点三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五练 文言文阅读 第五章 专题二 考点四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五练 文言文阅读 第五章 专题二 考点一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五练 文言文阅读 第五章 专题三 主题二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五练 文言文阅读 第五章 专题三 主题三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五练 文言文阅读 第五章 专题三 主题一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五练 文言文阅读 第五章 专题一 文体二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五练 文言文阅读 第五章 专题一 文体一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一练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一章 专题二 考点二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一练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一章 专题二 考点一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一练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一章 专题三 主题二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一练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一章 专题三 主题三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一练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一章 专题三 主题一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一练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一章 专题一 文体二 .docx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一练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一章 专题一 文体三 .docx

  辛弃疾
  一、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有《稼轩长短句》。
  二、作品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
  辛弃疾
  再用韵,时国华①置酒,歌舞甚盛。
  莫望中州叹黍离。元和圣德②要君诗。老去不堪谁似我。归卧。青山活计费寻思。
  谁筑诗墙高十丈。直上。看君斩将更搴旗。歌舞正浓还有语。记取。须髯不似少年时。
  注  ①国华:卢彦德,字国华。时任福建提点刑狱使。②元和圣德:韩愈写了一首《元和圣德诗》,用以歌颂唐宪宗平定藩镇叛乱的德业。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莫望中州叹黍离”一句,是说不要望着中原哀叹故土沦陷。“黍离”出自《诗经》,后世常用黍离之叹、黍离之悲来表达兴废之感和故国之思。
  B.“元和圣德要君诗”一句,借用韩愈写诗歌颂皇帝德业一事,劝勉卢国华为收复失地、恢复中原谱写新篇。
  C.“青山活计费寻思”一句,是说隐居的生计让人伤透脑筋,表达了作者渴望归隐但又无计可施的无奈与失望。
  D.“看君斩将更搴旗”一句,照应上片中的“要君诗”,“看”“斩”“搴”三个动词连贯而下,形象感强。
  E.“须髯不似少年时”一句,是将自己与卢国华作比较,写自己已经年老不堪,不再像卢国华那样年轻有朝气。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声声慢
  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①
  辛弃疾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②、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
  专题一 文体突破
  文体一 政论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变化,意味着政府政策方针和发展理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目前,中国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总体物质财富比较丰富,贫困人口只占极少数。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不再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供求矛盾,而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需求满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在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过去,社会首先要保证人们能够获得基本数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总体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今天,人们不再满足于消费的数量,而是更加注重消费的品质。面对这一变化,如果企业还是满足于单纯的数量扩张或规模经济,而不是注重产品的品质,就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因此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满足老百姓的高品质需求。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更高阶段。广义的精神文明,不仅包括文明礼仪,也包括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各方面的追求,当下人们除了满足吃喝玩乐,还希望更多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更加看重社会安全和环境保护,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为此,除了继续发展生产力,还需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中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先努力发展经济,才能为建设民主和法治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相反在经济水平低下时贸然进行改革就可能遭遇东欧式的失败。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是主要目标,因此关键是快速发展生产力,做大经济蛋糕。而当经济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如何公平地分配蛋糕日益成为一个主要问题。当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这带来了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既然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那么新时代的工作重心就是努力实现平衡式发展。例如,通过收入调节政策减少收入差距,通过精准扶贫减少贫富差距。过去中央推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区发展差距。若能做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成就不亚于从一个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国家变成经济大国。
  (摘编自聂辉华《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四个维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大论断,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最重要依据。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而做出的科学论断。
  C.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品质,实际上是应对供给侧转变做出的正确选择。
  D.既要做大做强经济蛋糕,又要分好经济蛋糕,实现平衡式发展,这是新时代的工作重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辨析了改革初与当下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即从供求矛盾到需求不平衡的矛盾。
  B.第四段将美好生活需要区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例举了减少贫富和地区差距的一些做法,指出这如同让中国摆脱贫困一样意义重大。
  D.文章从需求不平衡、追求品质、整体发展、公平分配四个维度解读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姓已不满足于吃得饱,更希望吃得好,这启示企业生产应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品质。
  B.如果解决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就会得到充分满足。
  C.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之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才可能取得成功。
  D.重新定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对社会发展变迁的把握,但终归是对人民向往的回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
  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机,使人类社会能够延续存在、和睦相处
  ……
  巴 金
  一、简介
  巴金(1904—2005),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1904年11月生,1921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毕业。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学。1929年回到中国后,从事文学创作。1953年9月后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也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1983年任中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03年3月在中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3年11月,中国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称号。2005年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巴金的整个文学道路,就是长时期坚持控诉和反抗封建专制、封建礼教的道路,而且具有相当的深刻性。这在新文学作家中是很少见的。
  巴金作品的意象单纯,语言浅白,这是他的文字的最大特色。意象单纯和语言浅白既使巴金的作品普及行远,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作家的深邃思想和丰富审美精神的有力表达。在深层意义上巴金是寂寞的思考者、体验者和感受者,很长时间陷入孤独和苦闷中。他有过高兴,但不满足于浅薄的欢天喜地,而更多地关注“人、文学、精神”,他具有纯粹的文学家精神深处的素养,一直用忧郁的眼光看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在经历人生苦难时,巴金维系住高贵的孤独和忧郁,他提出“讲真话”也是一种忧郁,他在忧郁的过程中享受着生命。这种精神品格对社会的文化气氛起了提醒的作用。
  二、作品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废园外
  巴 金
  ①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又到了这里来了。
  ②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③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④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倒塌了。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中年的。是的,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因为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八月十四日的惨剧。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⑤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还是几天前,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⑥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们还在那里挖掘。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吧。那个中年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
  ⑦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的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地痛起来。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宽容。两三颗炸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
  ⑧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习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吧。
  ⑨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⑩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
  ⑪脸颊上一点冷,一滴湿。我仰头看,落雨了。这不是梦。我不能长久立在大雨中。我应该回家了。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
  1941年8月16日在昆明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看到园中美好的景象时,借花树之景,想象园中的人在日寇轰炸前的美好生活,从而为后文写美好的毁灭奠定基础。
  B.结尾一段语言简洁、自然,但意蕴丰富,用意深刻:“冷雨”将作者拉回现实,凸显内心的悲凉;“到处都漏雨”则含蓄控诉了日寇的罪恶。
  C.废园中有多人惨死,但作者集中笔墨写了一位年轻的女子,因为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女被窒息的悲剧更能触动人的悲悯之心。
  D.面对惨景,作者有着深重的悲哀,可惜无人理解,无人倾听,内心十分寂寞,因此对世人的冷漠无情感到极度的失望和愤怒。
  2.文章多次写到园中的花木,有什么作用?请联系相关文字作简要分析。
  答:                                                                          
  3.本文主要描绘了“废园”的景象,但作者却以“废园外”为题,这是为什么?请根据文章的内容和叙写角度加以探究。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复 仇
  巴 金
  一
  这年夏天老友比约席邀请我到他的别墅去度假。
  我去的时候,那里已经有了几个客人。一个是医生勒沙洛斯,一个
  ……
  迟子建
  一、简介
  迟子建,女,汉族,1964年2月2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协工作至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现为中国作协第九届主席团成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
  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群山之巅》等;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清水洗尘》《雾月牛栏》《迟子建作品精华(3卷)》。已发表作品600多万字,《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卷》《踏着月光的行板》;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随笔自选集》。
  作品荣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大奖,部分作品在英、法、日、意等国出版,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她的作品多以山村生活为题材,感情细腻又不乏豪爽之气,从不矫揉造作。创作风格朴实大方,文笔简练而流畅,不张扬,不拖泥带水。她常常借物喻人,借助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怀,对人与社会的诠释视角独特,给读者许多有益的人生启迪。
  二、作品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野草的呼吸
  迟子建
  去年三月,雪花还未从北方收脚,寒流仍环绕冰城、不识相地穿街走巷时,盼春心切的我,一头扎进哈尔滨城郊的室内花卉市场,在姹紫嫣红的花中,选购了几盆色彩艳丽的四季海棠,抱回家中。
  这一簇簇的海棠花儿,在窗前,在桌畔,就像迎春的爆竹,等待点燃。而悄无声息燃响它们的,就是阳光了。在最初的一周,它们在日光中心思透明地大炫姿容,开得火爆。粉色的比朝霞还要明媚,鹅黄的娇嫩得赛过柳芽,橘色的仿佛通身流着蜜,火红的透着葡萄酒般的醇香,让人有啜饮的欲望。
  居室春意盈盈,叫人愉悦。每日晨起,我都做早课似的,先赏花儿。我喝一杯凉白开,也给它们灌上一点生水。也许是浇水频繁的缘故吧,十多天后,我发现粉色的四季海棠首先烂了根,花儿做了噩梦似的,花瓣边缘浮现出黑边,像是生了黑眼圈。鹅黄的四季海棠叶片萎靡,花朵也蔫了。我以为它们缺乏营养,于是又浇花卉营养液。可不管我怎样挽留,四季海棠去意已定,没有一盆不烂根的了,花茎接二连三倒伏,那一团团花朵,自绝于青春似的,香消玉殒。我只得清理了残花败叶,沮丧地将花盆摞起,扔在阳台一角。
  时隔多日,暮春时分,一个午后,我去阳台晒衣服,无意间低头,发现这摞花盆的最上一盆,有银线似的东西在闪光。我凑近一看,原来是一棵细若游丝的草,从干硬的土里飞出来了!它已生长了一段时日了吧,有半根筷子长了。因为是在板结如水泥般的土里顽强钻出来的,缺光少水,它看上去病恹恹的,单细不说,草色也极为黯淡。
  我想一棵草再折腾,也开不出花儿来,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