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题,约8120字,答案扫描。
绝密★启用前|
语文I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6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7题,共7题),非选择题(第8题~第20题,共13题)两部分,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7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们在厌弃 的道德说教之后,曾经热情地 过真实性,以为艺术的要旨就是真实;当真实所展示的画面过于狞厉露骨、冷酷阴森,人们回过头来又追求道德的光亮,以为抑恶扬善才是艺术的目的。其实,这两方面的理解都太 。杰出的艺术,必须超越对真实的追索,也必须超越对善恶的裁定,而达到足以鸟瞰和包容两者的高度。
A.喋喋不休 呼唤 局部 B.喋喋不休 呼吁 局限
C.侃侃而谈 呼唤 局限 D.侃侃而谈 呼吁 局部
2.下列语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每个城市都有树,每棵树都是这个城市的一个穴位,这个城市每条街道的每棵树相连起来就是这个城市的经络图。
B.村庄是草木装订的一部册页,每一页都缔结着草木清香的文字。那些终年生活在树木之上的鸟雀,则是文字中率性点逗上去的标点。
C.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D.人生不要光做加法,在人际交往上,经常减肥、排毒,才会轻轻松松地走以后的路。
3.对下列诗句适合悬挂场所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相逢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
②世无孔孟乾坤熄,学到周程日月明
③商彝夏鼎传千古,汉瓦秦砖萃一堂
④竹叶杯中春有色,杏花村里客多情
A.酒店 学校 博物馆 理发馆 B.理发馆 学校 博物馆 酒店
C.博物馆 酒店 学校 理发馆 D.学校 博物馆 理发馆 酒店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世间的物有各种方面,各人所见的方面不同。 。 。 。 。 。 ,我们仅就事物的形状、色彩、姿态而欣赏,更不顾其实用方面的价值了。
①前三者都有目的,都想起树的因果关系,画家只是欣赏目前的树的姿态,而别无目的
②所以画家所见的方面,是形式的方面,不是实用的方面
③但画家所见的,与前三者又根本不同
④譬如一株树,博物家见其性状,园丁见其生息,木匠见其材料,画家见其姿态
⑤换言之,是美的世界,不是真善的世界
⑥美的世界中的价值标准,与真善的世界中全然不同
A.③⑥⑤①②④ B.③⑥⑤①②④
C.④③①②⑤⑥ D.④③⑤⑥①②
5.对下面这幅“教子”的漫画解读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两位家长凭着自己的主观感受对子女进行教育,这种错误的教子方法体现出目光的短浅。
B.两位家长这种片面而肤浅的教子方法,会误导孩子的发展,其后果令人担忧。
C.对于孩子的成长及未来人生道路的选择,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D.两位家长文化水平不同,经济状况也不同,教育的方法也不同,这与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是一致的。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悠然亭记
明•归有光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归始僦居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牗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