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第三专题+报任安书第三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第二专题+长亭送别第二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第二专题+长亭送别第一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第二专题+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第二专题+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第三专题+报任安书第四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第三专题+纪念刘和珍君第二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第三专题+纪念刘和珍君第一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第三专题+渔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第四专题+兰亭集序第二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第四专题+兰亭集序第一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第四专题+逍遥游第二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第四专题+逍遥游第三课时.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导学案:第四专题+逍遥游第一课时.doc
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积累莎士比亚及与之有关的文学常识。
2、阅读文本,了解文本内容。
3、理清文本脉络情节。
【学习重难点】
重点:1、积累莎士比亚及与之有关的文学常识。
2、阅读文本,了解文本内容。
难点:理清文本脉络情节。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1、走进作者
1)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2)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汉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3)地位: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即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同时代人本•琼生称誉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 “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2、戏剧的基本要素:
① 剧冲突
② 戏剧语言 人物语言(台词)
舞台说明
3、故事概括
意大利维洛那城,有两个家族世代为敌:蒙太古和凯普莱特。有一次,凯普莱特家举办盛大的化装舞会,蒙太古的独生儿子戴着假面具去跳舞。他与凯普莱特的女儿朱丽叶一见钟情。舞会结束后,罗密欧偷偷去凯家的花园看朱丽叶,向她表达爱恋之情。后来,他们在劳伦斯神父的帮助下,秘密结婚。当天中午,罗和朋友与朱丽叶的表兄发生冲突,朋友被刺死,罗也拔剑刺死了朱丽叶的表兄,并因此被赶出城。凯家逼迫朱丽叶嫁给帕里斯伯爵,朱丽叶便喝下神父给的假死的药,并派人送信给罗,送信的人没有及时送到,罗密欧听到死讯后立即来到朱丽叶的墓地,喝下毒药。朱丽叶醒来后,看到身边已死的罗密欧,便拔出匕首自刺而死,双方父母赶来,终于和解了。
4、创痕chuāng 妒忌dù jì 黯然àn 灵柩jiù 殉
……
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课时)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欣赏莎士比亚诗化的戏剧语言;
2、领悟戏剧旁白、对白所表现的人物情感和对爱情的追求。
3、体会东西方文化表情达意的差异。
【学习重难点】
重点:欣赏莎士比亚诗化的戏剧语言;
难点:领悟戏剧旁白、对白所表现的人物情感和对爱情的追求。
【导学流程】
基础感知
1、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
1)、用人性反神权,
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4)、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
2、博喻一种用若干喻体强化同一本体的修辞方式。
二、探究文本
1、分析人物形象。
文本内容 人物形象
罗密欧 1、没有受过伤的人才会讥笑别人身上的创痕。
2朱丽叶就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太阳!
3啊,但愿我是那一只手上的手套,好让我亲一亲她脸上的香泽!
4、因为我在这夜色之中仰视着你,就像一个尘世的凡人,张大了出神的眼睛,瞻望着一个生着翅膀的天使,驾着白云缓缓地驰过了天空一样。
5、我没法告诉你我叫什么名字。敬爱的神明,我痛恨我自己的名字,因为它是你的仇敌;要是把它写在纸上,我一定把这几个字撕成粉碎。
朱丽叶 1为什么你偏偏是罗密欧呢? P56
2 你是什么人,在黑夜里躲躲闪闪地偷听人家的话?P56
3 你怎么会到这儿来,为什么到这儿来? P56
4谁叫你找到这儿来的? P57
5你爱我吗? P57
6你今夜还要什么满足呢? P58
7明天我应该在什么时候叫人来看你? P60
2、试分析这两段话。
1)“罗密欧,抛弃了你的名字吧;我愿意把我整个的心灵,赔偿你这一个身外的空名。”
2)“我真想遵守礼法,否认已经说过的言语,可是这些
……
逍遥游(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了解道家人物庄子及《庄子》
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3、分析文本1、2自然段的内容。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难点:分析文本1、2自然段的内容。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1、作者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 时期蒙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清静无为。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为了现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脱,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之心,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之境。
2、文体简介
《庄子》一书,今存33篇,分为内篇7,是庄子所作,外篇15
和杂篇11,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文笔汪洋恣肆 ,想象奇特丰富 ,气势波澜壮阔 。 《庄子》善于虚构,大多是寓言作品,“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深奥、玄妙)”。想象丰富,多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从文学价值方面讲,《庄子》一书展现出的浪漫主义才力,更为后世称道和借鉴。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3、题目
《逍遥游》 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