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6820字。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4月学情检测卷
2018.4
(本试卷共160分,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一律写到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 )(3分)
①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 ,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②过去外国人时常讥笑我们中国人是一盘散沙,其实中国人有一种 的传统精神,在平时他们是看不见的。
③大使在他的讲话中还提到,北京和莫斯科的长期联盟关关系是 的,并且有潜质应对新挑战做出调整。
A.坚不可摧 颠扑不破 牢不可破 B.颠扑不破 坚不可摧 牢不可破
C.牢不可破 坚不可摧 颠扑不破 D.牢不可破 颠扑不破 坚不可摧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之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B.帮助家境不好的孩子上大学,是我们应该做的,况且这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我们一定要帮助她圆大学梦。
C.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D.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
3.对下列各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
②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③我在这夜色之中仰视着你,就像一个尘世的凡人,张大了出神的眼睛,瞻望着一个生着翅膀的天使……
④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
A.引用 通感 拟物 对比 B.对偶 拟人 比喻 引用
C.引用 比喻 明喻 对偶 D.对偶 通感 对比 比喻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柳宗元与山水的相遇,多少有些偶然、被动和无奈。 。 。 , , 。 。最后,山水与人合而为一,并且化为山水之文。
①与此相应,山水也走进了他的文章之中
②不过,或许是永州山水的深情召唤
③他不是自愿来到这里,而是被无可抗拒的力量抛掷到了这里
④或许是自己的突然醒悟
⑤当他来到这块荒蛮瘴疠的土地时,心情的消沉郁闷可想而知
⑥总之,柳宗元终于在山水中找到了自己新的生存天地
A.⑤①⑥④②③ B.③②⑤⑥①④
C.③②⑤⑥①④ D.③⑤②④⑥①
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分)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时至中秋,又到团圆时,中秋节活动开始了,大家意兴盎然,在赏月抒怀中感受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B.“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面对今晚美好的月色,你还记得我们童年在乡下一起追逐萤火虫的美好往事吗?
C.“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多年后,当那些台湾老兵带着满面烟尘,顶着满头银发回归故土时,他们儿时的记忆早已在现实中找不到丝毫痕迹。
D.“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郊游中,我们以如此的装束和心态,一定能获得别样的人生乐趣吧。
6.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璧有瑕,请指示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