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8740字。
江苏省仪征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七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35分)
1.下面文字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萦带(yíng) 殷红(yān) 锲而不舍(qiè) 哽咽(gěng)
B.仰之弥高(mí) 呕心沥血(liè) 气冲斗牛(dǒu) 迭起(dié)
C. 亘古(gèn) 徘徊(huái) 愧怍(zuò) 晌午(shǎng)
D.迥乎不同(jiǒng) 校注(jiào) 烟雾缭绕(rào) 凹凼(dà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春暖花开,听说明天要去要春游了,一些学生上课都心不在焉了。
B.闻一多先生挺身而出,在大庭广众之下,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演讲。
C.雾霾肆虐,扑朔迷离的足球场让我们不得不终止了足球赛。
D.如果你下定决心,那这一点点困难和挫折对你而言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这个星期天, 我不知道该去上网?还是到公园玩?
B.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C.“怎么了?”一个关切的声音传来:“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忙吗?”
D.漫天飞雪的冬天,才会思念春天的绿意盈盈;七月流火的夏日,才会思念冬天的白雪
皑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不遵守交通规则,随便乱闯红灯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
C.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D.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5.下列关于课文的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诗歌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及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
B.《木兰诗》这首长篇叙事诗,以“木兰是女郎”为构思核心,既展现来木兰的英雄气概,更表现了她的少女情怀。
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萧红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
D.《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等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法国沦陷区人民等悲痛与抗议,表现他们深沉等爱国主义情感。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子,(用正楷依次填写在田字格内,4分)
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获得了许多的感悟和体验。在光未然的《黄河颂》里,感受到黄河勇敢坚强的英雄气pò( ▲ ),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chì( ▲ )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qiè( ▲ )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感受到邓稼先xiǎn( ▲ )为人知的为国献身的情怀。
7.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 ▲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深林人不知, ▲ 。(王维《竹里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