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420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9月月考材料作文“语言暴力”导写
  【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南非记者凯文•卡特的照片《饥饿的苏丹》曾荣获普利策新闻奖。许多人不了解战争背景和事件后续发展,一味抨击他“踏在小女孩尸体上获得普利策奖”,是“屠夫”。因不堪批评,凯文•卡特于获奖同年结束了自己年仅27岁的生命。
  以“憨豆先生”角色风靡全球的著名笑星罗温•艾金森一度因独特的表演风格,遭到影评家诸如“哗众取宠”一类的批评。因而患上抑郁症,必须停下工作,接受治疗。
  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吴京第一时间表示慰问,个人向灾区捐款100万。结果很多“键盘俠”表示:“吴京你一部8000万投资的电影净赚十几个亿,居然好意思只向灾区捐款100万?你为啥不捐一个亿呢?”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现实,写出自己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导引】
  这道作文题目在审题上有一定难度。首先,这是个时评类作文,三则材料都围绕社会现象展开。每则材料都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事件、现象,第二部分是对该事件的评论或由此导致的结果。材料的现实针对性很强,重心在第二部分,也就是说,立意要从舆论的角度入手。但是,习惯于寓言哲理类材料作文的同学很容易想当然地将侧重点放到事件本身上,从而得出“要坚持做自己,不要在意别人的评论”这样的错误立意。其次,这是个同类型多则材料作文题目,需要提取各则材料的共同要素,不能仅仅从某一个材料出发,而片面地得出结论。比如,有的同学认为第一则材料最深刻,于是立意为“不要道德绑架”,有的同学认为第三则材料更符合当下时代背景,于是立意为“要为网络言论负责”。这样立意就没有综合考虑三则材料的内容,将立意收窄了。
  综合以上因素,文章的最佳立意应为:语言暴力的危害。具体而言,即语言暴力会损害人的自信心,使人对自我产生怀疑,进而引发悲剧。人们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批评、争议以及讨论都应该有度、有理、有逻辑。
  在行文中要围绕语言暴力、恶意批评、舆论伤害等现象,谈其成因、危害及解决措施。要侧重评述,挖掘真相、实质,而不是侧重举例证明。所以,论述的深度是核心。打造一篇有深度的文章,行文应尽量利落,尽量多使用短句、变式句以增强语势。比如,一篇作文的开头是这样一句话:“当局者未必迷,旁观者未必清。”没有材料的赘述,没有语言的藻饰,但言简意赅,直奔主题,这样的句子简洁、有深度!当然,这也并不妨碍语言方面的润色。深刻、细腻的语言融合在一起,会让文章更有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