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高一作文训练系列(5辑)
├─第一辑:记叙文1
│第一辑作文辅导:从这里开始.docx
│第一辑: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docx
├─第二辑:记叙文2
│第二辑作文辅导:选好角度 写出个性.docx
│第二辑:选好角度 写出个性.docx
├─第三辑:记叙文3
│第三辑作文辅导:结构清晰 表达流畅.docx
│第三辑:结构清晰  文脉畅通.docx
├─第四辑:议论文1
│第四辑作文辅导:选好立论的角度.docx
│高一作文训练第四辑:选取立论的角度——议论文的构思立意.docx
└─第五辑:议论文2
第五辑作文辅导:选择和使用论据.docx
高一作文训练第五辑:选择和使用论据.docx

  第一辑: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学习目标】
  1.练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灵感悟。
  2、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的写法。
  3、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4、培养对生活的感激之心和敏锐感受。
  【学习重点】
  1、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和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关注现实社会,积累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创新打下基础。
  【学习步骤】
  一、课前活动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在你的生活当中,有哪些人和事在你的心灵深处划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有哪些感人至深的人和事),时时触动着你的心灵?最好准备一张幻灯图片,请说出来让同学们大家共同分享。
  名家言论:
  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白居易《与元九书》
  ②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读者真实,首先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实感情写出来。           ──冰心《写作经验琐谈》
  ③创作乃是心灵的搏动与倾吐,作家应该有一颗崇高的、火热的、敏锐的心。
  ──王蒙《谈短篇小说的创作技巧》
  二、“心灵触动 ”写作例谈
  例1:比如有同学的选材是自己人生路上比较重大的一件事——中考。写到查询中考分数时,他是这样写的:
  中考分数查询的那夜,我告诉爸爸说晚些查吧。爸爸说不要紧。他拨了号码,我心里非常害怕……(缺少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
  这段文字写查询中考分数时的紧张心理,写得不细致,不生动。请看修改后的文字:
  记得那是一个静得令人可怕的夜晚,我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因为今晚就能查询中考成绩。我低着头请求爸爸说晚一些查吧。爸爸却说不要紧。他开始拨号码了,平日优美的拨号声现在显得格外刺耳,每一声都敲击着我怦怦直跳的心。
  例2:  【原 文】                       
  午  餐
  中午12点,我从公司出来,想了半天还是决定去肯德基解决午餐。
  肯德基店里人很多。买了一份套餐之后,我好不容易
  ……
  第一辑 “从这里开始”  写作指导
  【作文题目】
  以“从这里开始”为题,选择你熟悉的一个方面或角度,恰当运用表达方式,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700字。
  【审题立意】
  本次作文训练主题内容是“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这需要同学们对生活有切身的体会和观察,有一颗感激之心和敏锐的感受,选取典型的生活场景,专注主要人物以及细节描写,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灵感悟。
  “从这里开始”中的“这里”是审题立意的关键。“这里”即可实指某一具体的地方,如学校、运动场上、军营、故乡等;也可以虚指感悟最深的人或者事,如“文化的传承”“困难的克服”“珍惜生命”“优良的精神”“信任诚信”等。而“开始”意义就要要写出事情的演变过程和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特别是结尾要点题明确“从这里开始”的意义。
  在思路结构上,“从这里开始”写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来,需要留意日常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东西都能触动我们的心灵,选取典型的场景和主要人物,以“细微之处见精神”(以小见大)方式去选材,从细小的言行中探索人物心灵。“内容充实”要求文章言之有物,“感情真挚”要求文章表达的感情自然、真诚,不矫揉造作,不无病呻吟。本次作文考查得分的关键,一是看文章是否比较准确表现“这里开始”所指和意义,二是能否捕捉凸显“这里”精神人物的细节场景以及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问题总结】
  1、对“这里”立意不够明确,或因为行文中语言表达对“这里”含糊而不够具体,结尾缺乏点题示意。
  2、 文章叙述空洞,缺乏典型场景和细节描写,不少作文只用抒情或议论谈“从这里开始”,不知所云。
  3、选材详略安排重点步突出,语言平淡,一叙到底,表现手法单一,导致中心表达不够鲜明。
  4、书写,部分作文字迹潦草。
  【写作展示】
  从现在开始
  (1班  林晓丹  47分)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题记
  踽踽而行,在附近的一条街道上。在空的层云开始密布,不时传来一阵雷鸣,訇然撞击着我的耳膜,好似正应和着我此刻的心情。
  方才与妈妈拌嘴,正说到激动之处,她竟打了我一巴掌(为什么?),怔了一会,我噙着眼泪破门而出,漫无目的地走着,还回温着脸颊的疼痛。
  蓦地,我注意到一个女孩,独坐路旁,身侧摆着个小桶。
  ……
  第五辑 选择和使用论据 写作指导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外卖小哥雷海为赢得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决赛总冠军,以下是雷海为参赛细节和夺冠后的感想:
  (1)读诗、背诗于我而言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能得到快乐,这才是最主要的动力。
  (2)想一想过往的经历,在生活中应用到古诗词的时候还是挺多的。比如,与友人告别,我会感叹“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参加活动结束,曲终人散,我又会感叹“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来参加诗词大会,我会高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当我经历了某个跟古诗词里相同或相似的场景,我会与之产生共鸣。
  (3)在“看图说诗”的比赛环节,评委才画了一个屋檐画了一个窗户,他就按了铃说出了这个是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评委诧异地说:“我就画了个窗户画了个屋檐,你就这么知道是这首诗?”雷海为回答说:“因为你窗户画在了西边……”
  (4)雷海为的获奖感言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雷海为的夺冠成为大众和媒体关注的热点,某报“才富人生”专栏展开专题讨论,向社会征稿。
  请写一篇文章向该专栏投稿,表达你的感触与思考。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立意写作】
  本次新材料任务驱动作文在构思立意上要专注两个方面:一是材料中的四点一定要结合,或选择一个或几个综合;二是某报“才富人生”专栏展开专题讨论,向社会征稿这个要求不能丢,特别要注意专栏是“才富人生”,这个要求其实暗示给我们在构思中要体现雷海为这次成功的人生演绎中最大的财富是什么?“才”是重点。把这两个方面结合好才算“任务”完成,或者说审题准确了。
  在实际的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没有紧紧围绕材料的四个“任务点”,也没有理会“才富人生”这个征稿专栏,泛写“诗词”的魅力,学诗的意义,诗词的作用等。如《心灵的港湾》“读诗词,要有一颗炽热的心……读诗词,能在这红尘纷扰中,找到一个宁静的港湾……品读诗词,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贵,无论你有没有知识,一颗炽热的心,让你在这浮华倦怠的尘嚣中,有一个宁静的港湾”(全文形象生动地阐释了诗歌是人们心灵的港湾
  ……
  第五辑:选择和使用论据                              
  ——议论文写作训练(2)
  【学习目标】
  论据丰富新颖,准确恰当,详略得宜。
  【写前思考】
  下面是历年高考中一材多用、精彩利用的范例
  [素材积累](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一生以水稻为伴,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辞 )
  1、《突破圆的枷锁,让智慧的光芒四射》 (福建卷)
  “圆”,裸露身躯,怒目圆睁,向世人宣布:我最大,我是万物的中心,是不可违背的原则,不可忤逆的绝对的真理……他的声音震慑了天宇,震慑了大地。 
  懦弱者匍匐在这位圣人者脚下,他们双目低垂,不敢正视前方,沿着这位圣人厘定“圈”亦步亦趋、循规蹈矩。于是空气凝固了,世界停止了脚步。
  勇者无畏,智者无疆。清醒的智勇者,走出了“圆”的苑囿,用自己的双眼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辨是非,于是世界变得多姿多彩。 ……
  袁隆平是个智勇者,他冲破了“关于自花授粉水稻杂交无优势”的经典理论这个科研的圈,经过多年不断探索研究,终于开发出被誉为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第五大发明的杂交水稻。这一项惠泽世界人民的发明使人类远离了饥饿,给世界带来福音。
  2、湖南卷[话题“跑的体验”]
  《在生命的历程中奔跑》
  人生如同一条跑道,在奔向终点的途中,每个人都会奋力奔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生命的辉煌,甚至是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 
  奔跑正是奋斗的过程,终点就是预设的目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