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8110字。
南平市2018年5月初中毕业班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考试形式:闭卷)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7)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8)《木兰诗》中反映军情紧急,急速奔赴战场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应为“志人小说”
B.《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鲁迅的作品,选自《朝花夕拾》。选自《呐喊》
C.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借代是很常见的手法,例如“千里共婵娟”中“婵娟”代指“月亮”,“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代指“史册”。
D.“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的常用词语。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左迁”一词。“左迁”指贬官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记忆对于人类,是一种kuì( )赠。心胸宽广的人,用它来 甲 (A. 记录 B. 抒写)人生的美好,借此慰藉( )自己;狭隘计较的人,用它来埋怨人间的仇恨,以此惩罚自己。
记忆的真谛就在于记住美好的,忘记丑恶的;在于宽恕与忘却,宽恕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和事,忘记那些不值得铭记的东西。生活的垃圾尚且需要我们及时清理,情感与心情的垃圾更无需 乙 (A. 墨守成规 B. 抱残守缺)。归根结底,记忆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心若明朗,生活处处皆暖阳。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kuì( 馈 )赠 慰藉( jiè )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甲 A 乙 B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原句:记忆是每个人与生俱来。
修改句:记忆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的本能)(或:记忆是每个人与生俱来 。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4~5题。(5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词眼是“狂”字,它既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词人内在感情的高度概括。
C.“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气势磅礴,何等雄壮。
D.“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说明:以魏尚自比,希望效仿魏尚重新得到重用,报效国家。)
5.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10题。(16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