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3道题,约6940个字。
泉州市安溪县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本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请认真作答,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2分)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7)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9)但是他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白杨礼赞》)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揭示国家灭亡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四个部分。
B.《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C.《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作者是东汉的司马光
D.孟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孔孟”。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眨眼之间,疾如闪电的歼-15舰载机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辽宁舰飞行甲板上的第二道阻拦索。“成功了!”刚才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人们,顿时欢声一片,掌声热烈,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用尽心,力费尽心思,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他们的丰功伟绩将juān()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⑴为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这一着(zhuó)juān(镌)刻
⑵文中划线的语句,可用成语殚精竭虑代替。(1分)
(3)下列语句提取句子主干,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原句:疾如闪电的歼-15舰载机的尾钩牢牢地住了辽宁舰飞行甲板上的第二道阻拦索
A、尾钩挂住阻拦索B、舰载机挂住阻拦索
C、舰载机挂住辽宁舰D、尾钩挂住辽宁舰
二、阅读(6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45题。(5分)
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4.词的下阙哪两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直接回答?(2分)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5.下列对诗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
A.作者在词的开头两句,便展现一韬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
B.“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殷勤”一词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人民疾苦的天帝。
C.“学诗谩有惊人句”流露出词人空有才华却遭遇不幸,对现实生活强烈不满之情。
D.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隐含对现实的失望,很好地体现了李清照的婉约词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7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王子猷①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②诗,忽忆戴安道③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④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注】①王子猷: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②《招隐》:共两首,描写隐士生活。③戴安道:名逵,字安道,名画家。④造:到,至。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
(3)王子猷居山阴居:居住(4)人问其故故:缘故,原因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B、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C、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D、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