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一、语基(10分)
1、下列字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枯槁(gǎo)   青荇(háng)   佝偻(gōu) 宁谧(mì)  
B.跫音(qióng) 花蕊(ruǐ)  踟蹰(zhí) 发酵(jiào)
C.彳亍(chíchú)  隽永(juàn) 倾圮(pǐ) 叫嚣(xiāo)
D.百舸(gě)   寥廓(kuò)   漫溯(shuò)     罗绮(qǐ)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眉黛    斑澜    峥嵘岁月
B.熨帖    侵蚀    游目聘怀 
C.暴虐    笙萧    蓊蓊郁郁
D.魅惑    慰藉    挥斥方遒
 
3、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北京十家大医院准备联合推出电话及网上预约挂号的消息不胫而走,两天内向有关方面问讯的人难以数计。
B.尽管我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认识,但他们在电话中一听我的来意,几乎都是一口答应接受采访,其当仁不让之情溢于言表。
C.从近一时期的情况分析,我们企业机构改革要有大举措的传说,绝不是空穴来风。
D.这座度假村建在山的最高处,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海,远远望去,的确给人以高屋建瓴之感。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在鼓浪屿访舒婷。        我看这两张小屉桌,不禁想起弗金尼·沃尔芙的《一间自己的屋子》。舒婷在这样的条件下还能写出朦胧诗么?听说她的诗要变,会变成什么样子?
①看起来很舒服,但并不宽敞。
②舒婷家在一山坡上,是一座石筑的楼房。
③她住的地方,鼓浪屿,名声在外,一定时常有些省内外作家,不速而来,像我们几个,来吃她一顿菜包春卷。
④她的书房不大,满壁图书,她和爱人写字的桌子却只是两张并排放着的小三屉桌,于是经常发生彼此的稿纸越界的纠纷。
⑤她上有公婆,下有幼子,她需要料理家务事,有客人来,还要下厨做饭。
A、②①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②①⑤③④    D、③④①⑤②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词起源于唐代而盛行于宋,还有“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名称。词牌最初是词的曲调名称,后来成为一种格式。
②段在词中又叫“阕”,“阕”是一曲终了的意思。分上下两段的词,上段叫“上阕”或“上片”,下段叫“下阕”或“下片”。双调是最常见的形式,用得较多,如“念奴娇”“满江红”。
③新诗是1919年“五四”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它不讲究格律,非常自由灵活。
④被高尔基称赞为“俄国文学始祖”“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的作家是普希金。《致大海》是他被放逐时期写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6—7题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
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D.第三、四句点明了题旨,深化了意境。
7.唐朝诗人有一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内容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3分)
 
                                                                               
                                                                                
                                                                                
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完成诗后各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