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4120字。

  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的政治意识
  中国是政治意识非常浓厚的国家,它不仅以顽强延续的社会制度,享有四千年的文明史,还以名家辈出的政治家彪炳于世。这是中国人的幸事,因为有运筹帷幄的人才治国理政,使王朝绵延亘久,创造了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历史传统的文明古国;也是中国人的不幸,当世界迈进近代化的潮流,中国却束缚于沉重的政治桎梏,步履维艰,长期领先世界发展的中国,落后于时代,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的创伤。
  中国人政治意识之强,不仅表现在封建专制主义的社会体制,激励各阶层的人士学而优则仕,走上从政的道路,源源不断地涌现政治精英,还在于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广大民众潜移默化地接受政治教化。以伦理政治为本位的文化,形成生活方式的意识形态化,这是培育政治家的最佳土壤。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化的主要表现,是无所不在地维护等级序列。生活是实实在在的,一饮一食,一衣一帽,莫不有具体生动的样式和内容,在中国的衣食住行、节日喜庆、休闲娱乐、日用器物,无一例外成为等级序列的栽体。
  穿衣着装是衣食住行之首,封建制度的等级性首先在衣冠服饰方面有强烈的体现。如果说人人不可须臾分离的衣服,在各个国家、各种文化形态中都有等级之别的话,但在中国列为道德化的表徵,王朝礼制的重要内容,在世界服装史上也属罕见。一身衣衫从质料、色彩、款式、花纹无不被历代礼制所规范,赋以等级序列和身份地位的涵义,由此形成衣冠之治的规章和传统。冒犯的被认为越礼逾制,要受到法律制裁,因穿衣服不当而获罪的,史不绝书。
  衣冠服饰在古人看来,不仅是防寒、实用、审美的消费品,更是等级身份、伦理政治物质化的形态。从这里可以理解,明代男子常见的发型是将头发盘在头顶,蒙上巾帕,称之为“一统天下”;清代男子与此相反,在头上剃去四周的头发,留下中间,梳成一条辫子,垂于脑后,寓意“削平四周,留守中原”。明清易代之际,为剃发还是留发,梳辫子不梳辫子,多次酿成血腥暴力,甚至引发屠城的严重事件,这是生活方式政治化到极致的表现。
  生活方式如此政治化,在前现代中国无处不在,无处没有。古人倡导“百姓日用即道”,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穿衣吃饭,家常日用,无一不是天道伦理的体现。最典型的是故宫建筑群,这种左右对称、高低有序的组合,实际上是政治格局的延伸。平民百姓家居的四合院也是如此,布局体现的是家长制中尊卑有别、贵贱分明的人际关系。从形式到内容,也是封建家庭伦理的展示。
  再看,中国最著名的四大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前三部是政治性小说,即使是儿女情长、充满脂粉气的<红楼梦》,被现代人阐释为世家大族由盛而衰的百科全书,也属微型的政治小说。在明清风行的讲史、评书、戏曲,诸如《隋唐演义》、《封神榜》、《杨家将》等等脍炙人口,为民众津津乐道的,也多为国家兴亡,政权更迭的政治故事。
  中国人何以在衣食住行,文化娱乐方面自觉或不自觉地凸现浓厚的政治意识?归根结底,是中国具有生活方式、等级序列、伦理道德三位一体的文化模式,在这种文化模式中,衣食住行和民众娱乐不仅仅是生活、享受的消费品,也是非文本的思想教本。中国人从权贵到平民都有浓厚的政治情结,这对凝聚广土众民的国家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正是生活方式政治化的机制,又导致民族心理承载封建意识的重负,百年来中国的思想启蒙往往从生活领域发端,冲击政治秩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拥有顽强延续的社会制度是中国人的幸事,它使中国绵延亘久,成为世界上唯一没
  有中断历史传统的文明吉国。
  B.曾经在世界发展中长期领先的中国,面对近代化的潮流,却因浓厚的政治意识而步
  履维艰,并落后于时代。
  C.中国历史上政治名家辈出,这与封建专制主义的社会体制对人才的激励和国家意识
  形态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分不开。
  D.以伦理政治为本位的文化促使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化,生活中的一饮一食一衣一帽,
  都可以体现不同的等级序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亮明观点,并从正反两方面对中国人政治意识浓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
  评价。
  B.第2段通过对比政治意识在社会体制和生活方式上的表现,突出强调了生活方式意
  识形态化的重要。
  C.文章从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和文化娱乐方面分析了政治意识在中国人生活方式上的
  影响。
  D.本文结尾采用设问方式,指出中国人在生活方面政治意识浓厚缘于中国独特的文化
  模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穿衣着装在各个国家、各种文化形态中都是有等级之别的,但因穿衣服不当而获罪
  的情况却只有在中国才存在。
  B.因为明代男子将头发盘在头顶,清代就要求在头上剃去四周的头发,衣冠服饰在古
  人看来是伦理政治物质化的形态。
  C.中国传统的房屋多是左右对称、高低有序的组合,这体现了生活方式的政治化,是尊
  卑有别等天道伦理的体现。
  D,中国古典小说多为国家兴亡、政权更迭的政治故事,如《红楼梦》,虽更多儿女情长和脂粉气,却依然属于微型的政治小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遥远的灯光
  阿成
  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世界便属于你一个人了。
  窗前的我,仿佛又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是啊,这是三十年前的岁月了。我开着卡车,独自一人行驶在荒野上。尤是寒冷的冬夜里,那老银色的雪光会一直延伸到迷蒙的远方,四野似乎是一个偌大的银铸世界,只有我开的这辆小若蚁虫的卡车在行驶。
  三十年前,那些沉驻在荒野上的乡村,仅由十几幢简陋的茅草房拼成,村口处照例竖立着一根高高的杆子,上面吊着一盏亮刺刺的灯。.早年时村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