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小题,约12150字。
东阳市2018 年初中中考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卷
温馨提示:全卷 120 分,其中书写 3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23 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4 分)
岁月有时就像一本深刻的回忆录,偶然间将其拾起,掸去①( ▲ )落的埃尘,铺平泛黄的褶皱,心怀素念,一字一句地念完,感动之余,便会觉得即使在那些最不起眼的日子,也能把寻常的风景看到泪流满襟,叫人不禁( ▲ )慨叹光阴的消逝,欢愉的短促。
回眸 zhù( ▲ )足间,沿着来路留下的深浅印记,一路寻去,有花开鸟语,也会有雨雪风霜。冷暖如流,多少往昔掺杂着 suǒ( ▲ )碎的点滴,悄悄地浸润在这无声无息的岁月里。 ——《最美的遇见》
①.填入文中①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陨 B.殒
②.加点字“禁”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 )。
A.jìn B.jīn
③.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uǒ( ▲ )碎 回眸 zhù( ▲ )足
2.古诗文填空。(10 分)
①.峨眉山月半轮秋, ▲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②.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③.马作的卢飞快,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④.角声满天秋色里, ▲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⑤.罗军同学在象棋比赛中输掉了第一局,垂头丧气,朋友用《论语•子罕》中的名句 “ ▲ , ▲ ”来鼓励他,让他坚定信心,迎接下一局的挑战。
⑥.习近平主席在《心无百姓莫为“官”》中指出: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登岳阳楼记》的“ ▲ ,▲ ”,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 ▲ , ▲ ”,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深林”,都充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
3.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亦免冠徒跣 家徒四壁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一蹴而就
C.欣然规往 墨守成规 D.无案牍之劳形 任劳任怨
4.下面是郭沫若故居里的一副对联。请用正楷字将上联空缺的字填写完整。(2 分)
上联:传 家 道 存厚
下联:处 事 无 奇 但 率 真
5.名著阅读(5 分)
①.他,为献投名状与“青面兽”杨志打得难舍难分;他,在晁盖死后,与吴用、公孙胜拥立宋江为新寨主;他,生擒扈三娘,击败祝氏三杰之一的祝龙……他是( ▲ )(2 分)
A.李逵 B.鲁智深 C.石秀 D.林冲
②.每一次远行都是成长。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名著中的具体情节内容,谈谈“远行”对于该人物的意义。 (3 分)
A.简•爱 B.祥子 C.孙悟空
▲
▲
二、现代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 6—11 题。
(甲)桥边的老人
[美]海明威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扳着轮辐在帮着推车。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