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8小题,约6600字。

  2017-2018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模拟
  语文学科试卷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
  2.□□□□□,□□□□□。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4.□□□□□□□,□□□,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5.李商隐在《无题》一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为我们阐释了爱的内涵的诗句是:□□□□□□□,□□□□□□□。
  6. 《醉翁亭记》中,作者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语言精练,以“□□□□□□,□□□□□□”两句描写了山间的春夏之景。
  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尽诗人对远隔千里的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8.《天净沙•秋思》中,马致远借助“□□□□,□□□□□□”两句,卒章显志,点明了天涯游子之悲。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本文作者是        (人名),        (朝代)文学家(人名)。(1分)
  l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解衣欲睡(              )    (2)念无与为乐者(              )
  (3)怀民亦未寝(              )  (4)相与步于中庭(              )
  11.请简要回答作者“解衣欲睡”之时,为何又“欣然起行”?(2分 )
  1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承天寺夜游所见“月色”?(不少于60字)(2分)
  13.有人评价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美景与闲心的遇合。” 请结合本文创作背景,谈一谈你对“闲心”的理解。(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韩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人也。常游名山采药,卖于长安市中,口不二价者三十余年。时有女子买药于康,怒康守价,乃曰:“公是韩伯休耶,乃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欲避名,今区区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乃遁入霸陵山中。   
  公车①连征不至。桓帝时,乃备玄纁安车②以聘之。使者奉诏造康,康不得已,乃佯许诺。辞安车,自乘柴车冒晨先发。至亭,亭长以韩征君当过,方发③人牛修道桥,及见康柴车幅巾,以为田叟也,使夺其牛,康即释驾④与之。有顷,使者至,夺牛翁乃征君也。使者欲奏杀亭长,康曰:“此自老子与之,亭长何罪?”乃止。康因⑤中路逃遁。以寿终。
  (选自皇甫谧《高士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