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800字。
蒹 葭
《诗经》
蒹葭苍苍,①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②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③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④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⑤溯洄从之,道阻且右。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①蒹:荻也。葭:芦也。苍苍:鲜明之貌。②溯:逆水而行。这里是说傍水走向上游。看下文“道阻且跻”可知是陆行而非水行。洄:回曲盘纡的水道。从:就也。③晞:干也。④采采:犹萋萋。⑤涘:水边。 ⑥右:曲也。
【品评】
这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在这个秋天的早晨,芦苇上霜露浓重,诗人冒着秋寒在岸边徘徊,寻找所思念的人儿。她(他)在哪里呢?在水的另一边。河道回曲盘纡,道路艰难遥远,远远望去,所思念的人儿“宛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及。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凄迷气氛,以此来烘托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每章开头两句写芦苇上霜露的变化,以此来暗示时光的流逝,使人意会到他(她)已经在秋水畔徘徊了一个清晨。
子 衿
《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品评】
这是描写一位女子思念情人的诗。她苦于相思难遣,不禁抱怨情人: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这样断绝音信了吗?难道你就再不来找我了吗?这种亲昵的埋怨口吻颇能传达这位女子对情人又爱又怨的心情。她在城阙下等候情人,不见人影,急得她来回走个不停——这个动作很形象地写出了她的烦乱情绪。而“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发自心底的欢息则把她的相思之情推到高潮。对于她来说,一日的分别都意味着漫长的煎熬;一日复一日的想思,又将如何忍受呢?
青 青 河 畔 草
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①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②空床难独守。
【注释】
①郁郁:浓密茂盛的样子。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园中柳”是容易引起离别回忆的。 ②“荡子”,游子。
【品评】
这首诗巧妙地采用正反相形的手法来塑造深闺思妇的形象。诗的前半部是一幅少妇赏春图。河畔草色“青青”、园中垂柳“郁郁”而少妇的“盈盈”倩影婉如“皎皎”月光,出现在高楼上。诗的后半部则点明:“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一边是生意盎然的春景,艳如春花的容颜;一边是空寂无人的闺房,望断云天的泪眼——两相对衬,使读者深深地体会到,这位少妇独守空房,是以如花似锦的青春年华的无奈消磨为代价的。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品评]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很为后世人称道。“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蕴含一个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