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80字)
《桂枝香·金陵怀古》鉴赏教学设计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  朱清洁

教学目标

1、  加强学生的古典诗词积累,从整体上把握一首或一类诗词。
2、  品味语言,分析意境,感受古典诗词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发展其想象力和审美力。
3、  通过阅读思考,领悟古典诗词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

重点:体会本词把写景和抒情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慷慨苍凉的情调。

难点:词中化用前人诗句的含义和作用。

教具:powerpoint多媒体教学片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学点拨]

1、导语设计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千古流传,就是因为她不朽的艺术魅力。
北宋中期,王安石曾填《桂枝香·金陵怀古》,这首词被誉为宋词佳作。据《草堂诗余》引《古今词话》记载:“金陵怀古,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乃野狐精也。’”
在我国古代,狐曾被视为神兽,苏轼以“野狐精”称王安石,是赞叹他精灵、机敏和聪颖,亦称赞其笔法老练纯熟。
2、作者介绍
王安石的确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王安石( 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因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安石从小随父宦游南北,十七八岁便以天下为己任,二十二岁中进士,做过地方官,关心民生疾苦,曾上万言书,主张宋王朝改革法度。宋神宗时推行新法。然而由于旧党的阻挠,王安石屡次被罢相,又屡次被起用。熙宁九年(1076)55岁的王安石主动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潜心于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元丰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王安石忧愤病逝。总之,他的文学创作往往与他的政治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王安石一生创作颇丰,尤其是散文和诗歌的创作。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而其诗歌大家就更熟悉了,让学生回顾并背诵。
幻灯片展示《书湖阴先生壁》。他的诗歌语言清新,意境幽远,以至代代传诵。王安石今存诗作歌就有1500余首。
但他的词仅存20余首。虽然王安石不以词名家,却能“一洗五代旧习”。《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便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开启了苏东坡豪放的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