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小题,约6900字。
2006年苏州市景范中学初三语文期末试卷
第一部分(24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怅 (wǒng) ② (ruì)智 ③轻 (yíng) ④ (wǎn)约
2.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言简意赅 一筹莫展 融汇贯通 豁然开朗 物竟天择 急不暇择
怡然自乐 明眸善睐 鞭僻入里 樯倾辑摧 浮光掠影 肃然起敬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 , 又何妨!(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②烈士墓年, 。( 《龟虽寿》)
③ ,都户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④ ,月如勾。 ( 《相见欢》)
⑤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⑥其西南诸峰,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⑦ ,望峰息心;经纶世物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⑧则有去国怀乡,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4.广告是传播信息的一种方式,商业广告的目的在于推销商品,说服人们购买。请阅读下面两则广告,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能起到怎样的广告效果。(4分)
① 你恍如躺在洁白的云朵里。(鸭绒被广告)
[答]
②大维制衣,百衣百顺。(衣服广告)
[答]
5.有甲乙两位中学生,每天都要完成老师布置的400字以上的日记。甲非常爱写日记,乙非常怕写日记。但他们看了刘墉《攀上心中的巅峰》中的一段文字:“你应该每天写日记。时间多,写几百字;功课忙,写三五十字。既练习长篇的严谨,也锻炼小品的精简”,却都觉得刘墉的话写出了他们的心声。请依据这一段文字,分析其中的原因。(4分)
第二部分(46分)
阅读《醉翁亭记》中的文字,完成6——10题。(12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阅读《绿》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1-14题。(8分)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