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小题,约8160字。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没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殷勤/殷红     咀嚼/咬文嚼字     风调雨顺/南腔北调
  B.儒雅/懦弱     侍奉/恃才傲物     咄咄逼人/相形见绌
  C.卡片/关卡     屏障/屏气凝神     置之度外/度日如年
  D.譬如/偏僻     栅栏/姗姗来迟     前仆后继/赴汤蹈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松驰    慰藉    天然气    崭露头角    记忆犹新
  B.馈赠    涣散    座谈会    食不果腹    源远流长
  C.精湛    遨游    俯卧撑    谈笑风声    通宵达旦
  D.彰显    闲暇    水笼头    耳熟能详    真知灼见
  3.古诗文默写。(8分)
  (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         。(白居易《观刈麦》)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        ,        ”揭示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        ,       ”(《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①《鲁滨逊漂流记》                 ②《格列佛游记》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蕴含极真之理”。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       ②尸魔三戏唐三藏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    ①      ,所以香味也不同。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     ②      ,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材料一   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他事矣。(《荀子》)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③小信诚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韩非子》)
  ④诚心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材料二  “信用中国”网站是政府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窗口。该网站于2015年6月上线运行,2017年10月改版升级。新版分区设置更合理,更加突出权威性、及时性、互动性和可读性。2018年4月,该网站开通了个人信用查询功能。“信用中国”网站自运行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该网站日访问量超过500万人次,网民浏览、查询已累计突破9亿次。
  材料三  漫画(见右图)
  (1)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0字左右。2分)
  (2)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70字左右。6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父亲的长笛
  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唱。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都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儿?”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