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小题,约13370字。

  新疆乌鲁木齐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8 页。共六个大题,20 小题。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本问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勒索(lè)   面颊(jiá)    挑拨离间(jiàn)  扣人心弦(xuán)
  B. 龟裂(jūn)  剽悍(biāo)   含情脉脉(mò)    一哄而散(hònɡ)
  C. 埋怨(mán)  犷野(ɡuǎnɡ)  素昧平生(mèi)   屡见不鲜(xiān)
  D. 体恤(xuè)  灯盏(zhǎn)   前仆后继(pū)    供不应求(ɡōn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字音的识记。A.扣人心弦(xuán)-(xián); B.剽悍(biāo)-(piāo); C.正确; D.体恤(xuè)-(xù)。据此,答案为C。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隐密  踊跃  进退维谷  黎民百姓
  B. 凌驾  胁迫  闲情逸志  阴谋诡计
  C. 部署  骄奢  养精蓄锐  贪赃枉法
  D. 松弛  通辑  再接再厉  不容置疑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字形的识记。A.隐密-隐秘; B.闲情逸志-闲情逸致; C.正确; D.通辑-通缉。据此,答案为C。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乌鲁木齐市荒山绿化、水系改造等工程在不断推进,原来布满沙砾、寸草不生的乌拉泊燕南荒山万象更新,不久将实现绿色全覆盖。
  B. 随着第三方支付等数字金融新业态的普及,隐私问题愈发引人关注,通过加强国家立法来保护个人隐私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C. 6 月 14 日,世界杯的光芒照耀俄罗斯大地,世界各地的球迷们纷至沓来,在感受俄罗斯风情的同时,尽享四年一度的足球狂欢盛宴。
  D.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期间,青岛市喜迎宾朋,主城区道路两侧张灯结彩,五颜六色的花卉和绿植景观营造出浓浓的盛会氛围。
  【答案】A
  4.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运动,自有其力量之美。而静,则是一种精神之美、觉悟之美、灵动之美。静,    自然之美的精彩呈现,      内心修为的      展示。平心静气、心无旁骛,方能专注于      本质、解析机理,从而抽丝剥茧,让问题迎刃而解。
  A. 不是     而是   幽雅   探寻
  B. 不单是   更是   幽雅   探究
  C. 不单是   更是   优雅   探究
  D. 不是     而是   优雅   探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和使用。一是辨析词义,辨明关系。辨析词义是解答选词填空题的前提。辨析词义就是求同析异,重点是分析“异”。可从词义的不同着重点、词性、词义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感情色彩、词的造句功能等方面去辨析。二是联系语境,寻找“暗示”。这里所说的“暗示”,是指文段每句话的意思、文段的语体风格、与空缺词语前后邻近相配的词语等。抓住这些“暗示”,就不难推断出正确答案。本题的“静,    自然之美的精彩呈现,      内心修为的      展示”前后句间是递进关系,所以这两个空应该填写“不单是……更是”。可排除A和D选项。幽雅:幽静雅致。优雅:优美雅致。根据适用的对象应该选择“优雅”。排除B。据此,答案为C。
  5.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六义”中,赋、比、兴指的是诗的内容,风、雅、颂指的是诗的表现手法。
  B. 在我国古代,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叫做阳。比如“河阳”,指的就是黄河的北岸。
  C. 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荷叶•母亲》就是现代作家冰心所写的一首母爱的颂歌。
  D. 《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篇讽刺小说,它既带给了我们笑声也令我们深思。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我国古代图书馆
  刘绍义
  有人经常把书院与图书馆混为一谈。
  尽管古代的书院,如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等,都有不少藏书,但它们与图书馆还不是一回事。图书馆是以藏书为主,书院是以讲学为主,其目的和设置都相差甚远。
  早在周代,我国就有了图书馆。只不过,那时不叫图书馆,叫“盟府”,主要保存盟约、图籍、档案等与皇室有关的资料。严格地说,这只是图书馆的雏形。老子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图书馆馆长,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这个“守藏室”,就是藏书之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