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00字。
2005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段
语 文 试 卷
试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垝垣(huán) 伶俜(pīng) 歆(xīn)羡 长歌当(dāng)哭
B、呜咽(yè) 机杼(zhù) 荠(jì)麦 殒(yǔn)身不恤
C、昌被(pī) 混沌(tún) 落蕊(ruǐ) 羽扇纶(guāng)巾
D、绯(fěi)闻 菲(fěi)薄 不惮(dān) 殚(dān)精竭虑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落寞 编缉 守拙 谍谍不休 B、萧索 神彩 必竟 回味不永
C、坍弛 陨落 踟蹰 目不暇接 D、端祥 暮霭 溯风 春意阑珊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 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2)每当吟诵起宋代晏殊“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这一著名诗句,心中就泛起一种 的感觉。
(3)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 。
A、领略 清冷 启示 B、领略 冷清 启事
C、欣赏 清冷 启事 D、欣赏 冷清 启示
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灾区人民,首先要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然后再组织他们搞生产自救。
B、在这次乒乓球比赛中,小王过五关斩六将,终于获得了全校第一的好成绩。
C、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
D、东边搭起一个台,西边也搭起一个台,两边演员相互配合,显得十分默契,观众则直叫过瘾——这样唱对台戏的形式倒也真是新鲜。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本市公安部门未雨绸缪,在今冬明春交通高峰到来之际,推出18条排堵保畅新措施,以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拥堵现象的发生。
B、随着“构筑亲民平台”工程的启动,一向被认为是高雅艺术殿堂的上海大剧院,已开始向一批表现优异的学生乐团伸出了热情之手。
C、昨天夜里,北京和天津部分地区都下了雪。
D、数码媒体艺术,对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陌生的,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正在受到关注和发展。
6、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
B、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
C、又有一次,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
D、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中,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
7、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铁骑突出刀枪鸣 整顿衣裳起敛容
B、暮去朝来颜色故 失向来之烟霞
C、大人故嫌迟 叶叶相交通
D、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8、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B、千古风流人物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C、凝绝不通声暂歇 如听仙乐耳暂明
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我欲因之梦吴越
9、指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B、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C、来吾道夫先路也 D、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0、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兴中有比,以桑叶的新鲜润泽比喻幸福的恋爱生活,劝告天下女子不要耽误了幸福。
B、“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人极言天台山之高峻,以衬托天姥山更为雄险,气势磅礴。
C、“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里借“酒醉”发问,自问自答,设想酒后离别情景,又借杨柳、晓风、残月以寄寓别后心境的凄凉,倾吐离情别绪。
D、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词都从江山联想到人事,都用历史上英杰的“得意”来反衬作者的“失意”。不过,苏词侧重感慨自己的人生坎坷,壮志难酬;辛词侧重感慨山河破碎,中原难复。
11、读以下四首诗,选出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一句在写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