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00字。
第五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锋镝(dí) 犒(gào)劳 会晤(wù) 轻飏(yáng)
B.眄视(miǎn) 氓(méng)隶 丰腴(yú) 藩(fān)篱
C.鲰(zhōu)生 瞋(chēn)目 覆轍(zhé) 修禊(xiè)
D.管弦(xuán) 翁牖(yǒu) 流觞(shōng) 万乘(shèng)
2.下列汉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尊贤重士 秋毫无犯 良将劲弩 深谋远虑
B.揭竿为旗 趣舍万殊 情随事迁 亡矢遗镞
C.放浪形骸 慧风和畅 赢粮景从 度长挈大
D.清流激湍 崇山峻岭 约从离衡 游目骋怀
3.对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过秦论》(过程); 蒙故业(承接); 急击勿失 (指失去时机)
B.毋内诸侯 (接纳); 倔起于阡陌 (田野); 恨晨光之熹微 (微明 天未大亮)
C.乃瞻衡宇 (简陋的房子); 弯弓报怨(报复驱逐他的怨恨);不能喻之于怀(明白)
D.序八州而朝同列(引、 招致);感慨系之(附着); 善万物之得时(及时生长繁荣)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不爱珍器重宝之地 抚孤松而盘桓
B.约为婚姻 北收要害之郡
C.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秋毫不敢有所近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⑴南取汉中; ⑵却匈奴七百余里;
⑶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⑷吾得兄事之;
⑸道芷阳间行; ⑹沛公欲王关中;
⑺素善留侯张良 ⑻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⑼君安与项伯有故; ⑽极视听之娱;
⑾善万物之得时; ⑿园日涉以成趣;
⒀或棹孤舟; ⒁常以身翼蔽沛公;
⒂范增数目项王; ⒃会盟而谋弱秦;
⒄拔剑撞而破之; ⒅外连衡而斗诸侯。
A.⑴ ⑷ ⒀ ⒂/⑵ ⒃ ⒄ ⒅/⑶ ⑺/⑸ ⑹ ⑻/⑼ ⑾/⑽ ⑿ ⒁
B.⑴ ⑷ ⑿ ⒁/⑾ ⒂ ⒃ ⒄/⑶ ⑼/⑸ ⑹ ⑽ ⒀/⑻ ⑾/⑺ ⒅
C.⑴ ⑷ ⑿/⑵ ⒁ ⒃ ⒄ ⒅/⑶ ⑺ ⑻/⑸ ⑹ ⒀ ⒂/⑼ ⑽/⑾
D.⑴ ⑷ ⑿ ⒁/⑵ ⒃ ⒄ ⒅/⑶ ⑺/⑸ ⑹ ⑽ ⒀ ⒂/⑨/⑻ ⑾
6.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⑴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⑵若属皆且为所虏 ⑶余威震于殊俗
⑷复驾言兮焉求 ⑸既自以心为形役 ⑹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⑺寓形宇内复几时 ⑻将有事于西畴
A.⑴ ⑷/⑵ ⑹/⑶ ⑻/⑸ ⑺ B.⑴ ⑶/⑵ ⑸/⑷ ⑻/⑹ ⑺
C.⑴ ⑷/⑵ ⑸/⑶ ⑻/⑹ ⑺ C.⑴ ⑹/⑵ ⑶/⑷ ⑺/⑸ ⑻
7.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文: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士卒携带着精锐的士兵盘问过往的行人。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冠 译文:沛公第二天跟从一百多骑兵来拜见项王
C.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译文:人与人相互交往 很快就度过一生
D.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译文:感悟到过去不该屡次向皇帝进谏,知道将来的事情该怎样补救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其作者是西汉贾谊,课文选的是中篇,作者从大量史实中提炼出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 、八书,共一百三十篇,被鲁迅先生称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王羲之,字遗少,西晋琅邪临沂人,他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他作过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兰亭集序》是其代表作。
D.陶渊明,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一向被视为姊妹篇。
9、下列各句中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②趣舍万殊,静噪不同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④时矫首而遐观 ⑤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⑦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⑧赢粮而景从 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A.①③⑤⑦⑨ B. ②④⑥⑧⑨ C. ①②④⑥⑦ D. ②③⑥⑧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