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00字。

  《琵琶行》导学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文言知识
  2、了解小序内容,理解背诵第一段
  教学重点:
  第一段理解性默写
  难点:
  背诵第一段
  一、导入目标
  1、播放录音,纠正字音。
  二、自主预习
  1、 “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2、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诗语言通俗,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人生观是:“穷则独善其声,达则兼济天下。”长篇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则代表了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
  诗歌风格:A、通俗性。他的诗言平白浅切。
  B、写实性
  C、叙事性。白诗多以叙事性手法来给我们讲故事
  D、讽喻性
  3、《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4、左迁:贬官,降职。与下文所言“迁谪”同义。古人尊右卑左,故称降职为左迁。
  出官:(京官)外调。
  迁谪(zhé):贬官降职或流放。
  三、合作探究
  (1)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
  小序交代了时间(元和十年)、地点(湓浦口)、人物(作者和琵琶女)和故事的主要经过,并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和作者的心情。
  (2)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点明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3)找出点明时间、地点、人物的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明作用?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作用:渲染氛围,奠定全诗基调。
  (4)“主人下马客在船”句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互文:主客一起下了马上了船。   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
  (5)诗人与朋友离别时的悲惨凄凉的氛围,借助“月”来表现的诗句是: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四、反馈练习
  (1)、默写:
  1、用景物描写反衬人物惨淡心情的诗句: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2、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的诗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琵琶行》中“行”属“歌行体”古诗的标志,从本诗看,这种诗体的主要特点是哪一项(  )
  ①篇幅较长 ②篇幅较短 ③音节、格律有严格的规定 ④句式长短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