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道小题,约12190字。
唐山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选择题及主观题均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东省潍坊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B.朱拓(tuó) 厮混 繁文缛节(rù) 躁动不安
C.剔除(tī) 篡夺 瘦削不堪(xuē) 衔冤负曲
D.作揖(zuó) 国粹 锲而不舍(qiè) 残羹冷炙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为我们奉献了众多脍炙人口唱腔的评剧名家罗慧琴,利用业余时间将传承发展评剧艺术的课堂搬到了南湖景区。
②近日,中国首届陶瓷印创作生态研究展在唐山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治印高手贡献了优质作品,慕名而来的观展者络绎不绝,兴致高涨。
③阿根廷对外融资局局长马蒂亚斯•玛纳赞叹:“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程度让我匪夷所思,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④“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带动全民重温浩如烟海的古诗词。
⑤十九大报告清晰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中国和世界将会因之发生什么改变,让我们拭目以待。
⑥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被社会公众所共享,博物馆真正做到了完璧归赵,服务于民。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崔永元怒怼范冰冰一事持续发酵,不但娛乐圈偷税漏税内幕浮出水面,而且很多个人恩怨引人注目,一时成为舆论焦点。
B.雄安新区组织召开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调度会,提出“五一”之前重点抓好积存垃圾集中清理,下大力气开展积存垃圾清理工作。
C.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D.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独立赢得发展。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通知:本校定于2月18日下午三点于校礼堂举行“成人仪式”典礼,请各位家长务必准时参加。
B.致谢:今天是犬子新婚大喜的日子,您能拨冗光临,我们不胜荣幸,在此我代表全家人对您深表感谢。
C.请柬:新居落成,搬迁已毕,为答谢您的鼎力相助,明天中午特于府上略备薄酒,敬请届时光临。
D.书信:毕业以来,学生垂念老师恩情,甚是思念老师,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恭祝恩师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上食埃土 (《劝学》) 舍相如广成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B.小学而大遗 (《师说》)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过秦论》)
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过秦论》) 左右欲刃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
D.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张衡传》) 七十者衣帛食肉 (《寡人之于国也》)
6.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组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师说》) 余威震于殊俗(《过秦论》)
C.子卿尚复谁为乎 (《苏武传》)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
D.且相如素贱人 (《廉颇蔺相如列传》)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7.下面的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敕造宁国府”的“敕”本是通用于上对下、长对幼的用语,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B.“举孝廉不行”的“孝廉”是汉武帝时通过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而被选拔出来的官员。
C.“百越之地”是指古代中国南方桂、浙、闽、粤一带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区。
D.“游于三辅”的“三辅”是指汉武帝至东汉末年长安京畿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方。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在视人生为自然之一部分的中国诗人看来,人生与自然服从同样的变化规律。“自然和人处于同一规律之下……这是中国哲学所包含的一个方面。”从自然的变化,可以推测人生的变化;从人生的变化,亦可以推测自然的变化。因此,在中国诗歌中,描写人生变化的诗歌,常常伴随着自然变化的描写;而通过自然变化的描写,更加深了对于人生变化的必然性的感悟。
自然的变化常常被与生命的变化联系在一起。比如古诗《回车驾言迈》:“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诗人看到了自然的变化,便联想到了生命的同样过程。在这里,自然的变化是诱发诗人察知生命的变化的契机;同时,生命的变化也因与自然的变化同步而更显出其不可逆转性,相似的表现还可以看到很多,比如古诗《驱车上东门》:“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