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50字。
《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用典的特点,领会诗歌朦胧缠绵的意蕴和感时伤怀的情感基调。
(2)了解使人淡然伤感的情怀,加强对李商隐诗歌特点的认识。
(3)通过比较阅读,增强对诗歌的鉴赏阅读。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的主旨,把握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对李商隐诗歌用典的认识。
【教学法】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锦瑟》
一、导入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名诗佳句多如繁星,在晚唐诗坛上。有一位最耀眼的孤独的明星,他不幸的遭遇让他一生左右为难,忧愁伤感,无所适从,但满腹的才华是他的诗众体兼备,情致深蕴,影响深远,他就是李商隐,现在我们李商隐代表作《锦瑟》和《马嵬》。
二、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早年的诗人,曾有经世济国的伟大理想,写诗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现实政治的黑暗,对李唐王朝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功名,遗落世事,转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
三、诵读。(全班集体诵读,个人自由背诵)
四、欣赏《锦瑟》
1.关于《锦瑟》
《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
2.合作探究
(1)诗歌解析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用的是民歌的起兴手法。以瑟起兴,造成一种迷惘的意境,想到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自己美好的青春时期。大意是一晃年已半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