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必修5文档:第一单元 走近经济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必修5文档:第一单元+走近经济+单元写作导学案+Word版含答案.docx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必修5文档:第一单元+走近经济+单元检测试卷(一)+Word版含答案.docx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必修5文档:第一单元+走近经济+第1课+Word版含答案.docx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必修5文档:第一单元+走近经济+第2课+Word版含答案.docx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必修5文档:第一单元+走近经济+第3课+Word版含答案.docx

  单元检测试卷(一)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货币——贝币
  我们的祖先使用货币的时代是很早的。在原始的交易场上,凡交易双方愿意接受的物品,都可以作为交换的媒介而具有货币的职能。于是,渔猎时代的武器和猎具——石斧、石刀,游牧时代的皮革、齿角,农业时代的家具和谷物、布帛,以及历代用以装饰的贝壳蚌、珠、玉石等等,都曾充当过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货币。而在所有的实物货币中,贝币的流通时间是最长的,流通的地域也是最广的。
  海贝的品种很多,现在还生存的品种,据统计有150种以上。它们生长在浅海中,以印度洋、太平洋一带为最多。在没有成为货币的远古时代,海贝因被人们喜爱而成为装饰品。《说文》:“婴。颈饰也。”这正是挂在妇女们颈上的用贝串成的“项链”。可以说,这是人类最古老的项链。
  贝币的产生和最初使用可能要归功于远古的妇女们。在相当长的古代社会中,妇女一直是原始贸易的主要参加者,而海贝作为她们佩戴的贵重装饰品,经过她们之手成为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货币,那应是很自然的事。
  在汉字中,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如财、货、贸、费、赁、赊、赎、贵、赋、赐等。由此可见贝币的使用在我国源远流长。从出土文物和甲骨文材料中我们知道,我国殷商时代主要的货币就是贝。当时一般是把五个贝串在一起的,两串形成一个标准单位,称为“朋”。甲骨文有“易多女有贝朋”、“光取贝二朋”、“贝十朋”等记载。商王将几贝朋送给臣属,便是一件大事,须占卜问祖先看看是否应当送,而收礼者必须铸铜器以示纪念。由此可知,贝在当时是很贵重的物品,是财富的价值代表或结晶。
  周人取代商人而统治中原时,仍使用贝币。在西周的社会经济中,货物交换发展,贝币的流通量日趋庞大。如殷代甲骨文中不过是“二朋”、“十朋”的数量,而周代的金文中,“百朋”甚至“万朋”等数字就很常见了。个人的交往动辄即有百朋之数,社会上的交易之大自然可想而知。由于天然贝的来源有限,于是出现了各种仿制贝,即以贝为模本,用其他材料仿制而成。现已发现的蚌贝、骨贝、石贝、陶贝、铜贝、金贝等等,其中最有重大意义的是贝与铜的结合而产生的铜贝。因为它是同后代的金属铸币连在一起的。周代的铜贝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铜造货币。而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把铜贝发展为一种椭圆形的小铜币,中国的钱币学家称为“鬼脸钱”和“蚁鼻钱”,这是中国古代铜钱的滥觞。
  春秋时期,经济进一步发达起来,各种金属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并开始排挤贝币而取得统治地位。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贝币仍在流通,也仍然作为贵重物品而随达官贵人、富有阶层进入坟墓做殉葬品。
  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采取了法律手段统一全国货币制度,金属货币取代了原来繁多的其他实物货币,贝开始逐步退出流通领域,成为单纯的“器饰宝藏”,从而脱去了“一般等价物”的外衣,返朴归真了。秦始皇的措施,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下列对原文第五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西周取代殷商统治中原时,仍使用贝币,且流通量日趋庞大,说明贝币的价值越来越高。
  B.殷代的甲骨文和周代的金文中均有贝币数量的具体记载。
  C.铜贝是以贝为模本,用铜和贝的混合材料铸造而成的。
  D.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鬼脸钱”和“蚁鼻钱”仍属实物货币。
  答案 B
  解析 A项“说明贝币的价值越来越高”错误。C项铜贝是以贝为模本,用铜作材料仿制而成的。D项“鬼脸钱”和“蚁鼻钱”已不属实物货币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认为,贝币的产生和最初使用要归功于远古的妇女们。
  B.与价值有关的汉字大都从贝,说明贝币的使用在我国源远流长。
  C.出土文物和甲骨文材料都证明,我国商代主要的货币是贝。
  D.商王将几贝朋送给臣属还须占卜,说明贝在当时是很贵重的物品。
  答案 A
  解析 原文第三段说的是“贝币的产生和最初使用可能要归功于远古的妇女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原始的交易中,某种物品能充当实物货币的先决条件是交易双方愿意接受。
  B.海贝在没有成为货币的远古时代,成为妇女们的“项链”的依据出自《说文》。
  C.贝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钱币,而铜贝则是世界上最早的铜造货币。
  D.贝从获得贝币职能到丧失这一职能而成为“器饰宝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答案 C
  解析 对于“铜贝则是世界上最早的铜造货币”这一说法,原文有“可以说是”一语,说明这只是一种推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电 影
  ①钱,钱,都是钱把乡情扯薄了。何山老爹喝着闷酒,忿忿地想。
  ②儿子何旺下晌勾来个放电影的,破天荒愣把银幕挂在自家院中,涎着脸子拿村子的喇叭喊:“村民们,今晚请到何旺院里看最新香港武打片儿《猎狐》,大人三块,小孩一块。”这声音像一股冷风,吹寒了靠山屯村民的心。村民们那鄙薄的目光,让何山
  ……
  金钱,它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它是一种物质,是生活的条件,却不是生活的唯一。在文明制度下,它来自机遇、创新、变革和勤奋。人活着需要钱,但人却不能只为钱而活着。生活中,有很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比如青春,比如亲情……今天,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做金钱的奴隶。
  规则,让人们的行为得到束缚,让人们的思想得到规范;信用,可以让世界充满真诚,可以让天空变得更清明。市场经济的大潮,汹涌澎湃,但它需要在一定的规则下自由驰骋,更需要在信用的天空中翱翔。因为规则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离开了规则,潮水将会冲垮法律的堤岸;离开了信用,市场就会失去道德的光芒……
  “小康”是所有中国人的一个共同梦想,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发展方向。如今,国民生活渐渐发生了改变: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了,国家更加富强了。小康社会近在咫尺。
  社会的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加优厚的成长条件。他们沐浴着新时代的幸福时光,也享受着社会快速发展的美味大餐。勤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并不是新时代的老古董,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在迈向小康社会的征途上,优良的传统要继续保持、发扬,唯有如此,社会才能稳步发展,拥有更好的未来。
  第1课 钱
  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兑付(  )   ②毋庸置疑(  )     ③逞能(  )
  ④逻辑(  )     ⑤掠夺(  )           ⑥迄今(  )
  答案 ①duì ②wú ③chěnɡ ④jí ⑤lüè ⑥qì
  (2)多音字
  ①商贾  姓贾        ②脉络  含情脉脉  
  ③扒手  扒皮    ④贝壳  地壳  
  ⑤后劲  劲旅    ⑥角色  角落  
  答案 ①ɡǔ/Jiǎ ②mài/mò ③pá/bā ④ké/qiào   ⑤jìn/jìnɡ ⑥jué/jiǎo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1)励   砺     (2)骚   搔   
  (3)兑   蜕     (4)幅   副   
  答案 (1)鼓励/磨砺 (2)风骚/搔首弄姿 (3)兑现/蜕变 (4)幅度/副职
  二、词语积累
  1.理解运用
  (1)商贾云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励精图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毋庸置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虎色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豆腐渣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像云一样聚集了许多商人。
  错点提醒:“贾”读ɡǔ,古时特指设店售货的坐商。
  (2)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
  错点提醒:注意语境,只能适用于“治理国家”方面,常误用为治理好某一地方。
  (3)用不着怀疑。
  错点提醒:“毋”读wú,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不要”。
  (4)泛指一提到可怕的事物连脸色都变了。
  错点提醒:运用中常忽视“可怕的事物”。
  (5)比喻质量很差、极不坚固的建筑工程。
  [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们要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励精图治,把国家建设好。(  )
  (2)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幸福感”
  ……
  第3课 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
  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弘扬(  )       ②趋势(  )
  ③富裕(  )  ④诸如(  )
  答案 ①hónɡ ②qū ③yù ④zhū
  (2)多音字
  ①劳累  累计    ②给予  送给  
  ③攒钱  攒动    ④挣钱  挣扎  
  答案 ①lèi/lěi ②jǐ/ɡěi ③zǎn/cuán ④zhènɡ/zhēnɡ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1)俭   睑     (2)贴   帖   
  (3)享   亨     (4)即   既   
  (5)型   形   
  答案 (1)勤俭/眼睑 (2)补贴/字帖 (3)享受/亨通   (4)随即/既然 (5)转型/形状
  二、词语积累
  1.理解运用
  (1)小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同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家庭经济状况可以维持中等水平生活。
  (2)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相同的比率。
  (3)举例用语,放在所举的例子前面,表示不止一个例子。
  (4)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两者都可以。
  [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虫灾、水害以及诸如此类的一些问题,困扰着刚来到这块土地上的开拓者们,但他们排除万难,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终于在这儿建立起自己的家园。(  )
  (2)对一些原则性问题,我们不能模棱两可,不置可否。(  )
  答案 (1)√ (2)√
  2.辨词填空
  (1)节俭•勤俭
  “节俭”指用钱等有节制;俭省。“勤俭”指勤劳而节俭,词义范围较“节俭”大。
  ①因家庭收入较少,母亲养成了________的习惯,精心料理家务。
  ②中华民族________持家的传统美德应该代代相传。
  答案 ①节俭 ②勤俭
  (2)自立•自力
  “自立”,动词,指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自力”,名词,指自己的力量。
  ①在艰苦的岁月中,________更生、丰衣足食是战胜困难的法宝。
  ②青少年要提高________的生存能力,快速地融入社会当中。
  答案 ①自力 ②自立
  三、名言警句
  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
  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
  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