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20800字。
成都市高2015级语文模拟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资本: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互融
施炎平
文化资本,是指能带来价值增量效应的文化资源,或指以财富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的积累。它是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互渗融合,既有经济学意义,又具文化学意义;既有财富属性,又具价值属性。文化资本概念确立的基础,是要克服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常常表现出来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意义之间的背离,建立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结,用于指导和规范生产经营活动的可持续。
历史地看,“资本”在其发展演变中曾递进出现过四种形态:经济(货币)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文化资本。前两种资本形态,曾是工业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的主要原因。但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通过对“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效应的反思,自然资本、文化资本观念被提出来了,且很快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关于自然资本的理论,《自然资本论》有具体、详细的论述。该书的一个关键论点认为,经济正在从一种对人力生产率的重视转向从根本上提高资源生产率,因此需要有一个借用商业的非凡智慧来解决世界上最深层次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共有框架。按自然资本的观念,“工业资本主义”的一大弊端在于“忽略了将任何价值都可归之于它所利用的最大的资本储备——自然资源和生命系统,以及作为人力资本基础的社会和文化系统”。认为“未来的经济进步很可能会发生在民主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生产和分配体系中,在其中所有形式的资本都会得到充分的评价”。已经提到将社会文化系统也归为如自然资源和生命系统一样的“资本储备”,主张未来经济进步应让“所有形式的资本”得到充分发挥,这实际上肯定了社会文化系统也具有资源价值和资本属性。相对于自然资本,也是经济进步中不可或缺的独立资本形态。
1. 下列有关“文化资本”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资本属于文化资源的范畴,能带来价值增量效应,或表现为文化价值积累的财富,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资本形态。
B. 文化资本是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互渗融合,兼具经济学意义和文化学意义,具有财富和价值双重属性。
C. 文化资本强调在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经济效益和文化意义之间的有机结合,着眼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 文化资本在生产经营中能够增加其他形态资本的文化附加值,促进其合理组合和高效运作,进而产生报酬递增的结果。
2. 下列说法属于《自然资本论》一书所论及的观点的一项是
A. 经济的发展要强化从根本上提高资源生产率的意识,淡化提高人力生产率的意识。
B. 工业资本主义片面强调货币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的作用,而忽略了文化资本的作用。
C. 在民主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生产和分配体系中,所有形式的资本都会得到充分的评价和发挥。
最后一次告别
胡发平
事情是这样发生的。
昨夜是司机最后一次出车,他要告知女人他退休了。这事儿太简单不过了,可是女人意外地没有来。司机心里忐忑不安,对女人有了牵挂。
翌日,司机便打的直奔女人家。他坐在的士上,沉淀下去的回忆无意间被翻开,零散地洒落在街道。
几年了,每周末女人都上班到很晚,下班正好赶上末班车,她坐车一直坐到终点。终点在一条街的尽头,而她家就在正对着街的一条深巷里。她最后一个下车,司机也不忙把车开走,依然亮着前灯,照着通向她家的深巷子。女人呢,一点也不害怕了,踩着那一地明亮的灯光走到家门。然后,女人向司机挥手致意,露出一脸灿烂的笑容。司机也闪烁两下车灯回敬,然后欣慰地调头开走。
司机已在公交车驾驶员这个岗位上熬到了年纪,满头如雪的白发。他驾驶着大班车,载着芸芸众生的欢乐或悲哀,往返穿梭在这个城市上万次,也饱经风霜雨雪,现已经安全“着陆”了。
4.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昨夜是司机最后一次出车,他要告知女人他退休了,但“女人意外地没有来”让他心生牵挂。这是设置悬念,引出后文“家访”的故事。
B. 文中说公交司机往返穿梭城市之中,但已经安全“着陆”了,不仅赞美了司机的敬业精神,而且也表达了对普通劳动者敬业奉献的敬意。
C. 文中多次写到司机的心被撞击,听完老人的讲述后不经意间滚下一颗泪,写出了司机师傅对老人艰辛生活的同情。
D. 小说开头先写司机坐在的士上翻开回忆,后写“的士缓缓地停在街的尽头”回到现实,交代背景故事,情节安排富有匠心。
5. 老人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举办两季以来,可谓是难得地同时收获了收视率与好口碑的综艺节目。第一季首播时,收视率就达到了全国第四位。今年播出的第二季借助央视这一强势平台,又占据了春节黄金档的十余天强势档期,收视率更是飞速飙升。
在微博上,不仅普通网友纷纷留言关注,一些知名“大V”也出言点评,《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点爆收视热点,成为现象级电视节目,给荧屏吹来一股清新之风。同时,这样的节目也给电视人带来深思与启迪:我们不该将宝贵荧屏资源拱手让给那些粗俗无聊,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爆米花”节目,以博得些许廉价掌声,换取毫无意义的虚假收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