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6150字。
  临川实验学校高中部2017—2018上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按要求填在答题卡上。
  3、请保持卷面整洁,不要折叠。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 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 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 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 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 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 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 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 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 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答案】1. A    2. A    3. B
  【解析】
  ..................
  2. 试题分析:A项“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说法错误,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证明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3. 试题分析:B项“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文中没有体现这一内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旷野中的诱惑
  肖复兴
  列宾在彼得堡美术学院读书的时候,克拉姆斯科依是他的老师。十九岁的列宾来到彼得堡,深夜拜访克拉姆斯科依。走进克拉姆斯科依不大的画室,给列宾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墙上挂着的一幅基督画像,和一个画师笔下基督画像没有什么不同,列宾不明白像克拉姆斯科依为什么要画这样千篇一律的基督标准像?
  克拉姆斯科依老辣的眼睛,注意到了列宾看墙上基督像时瞥下的一丝讥讽的眼光。他对列宾说:这是人家定购的一幅基督像。列宾知道,即使再大画家的画也卖不出大价钱,都需要靠给有钱人画像谋生。
  那天夜里,克拉姆斯科依兴致勃勃地对列宾聊起了基督。令列宾没有想到的是,克拉姆斯科依说起了基督也曾经受到诱惑。克拉姆斯科依对列宾说:你看,已经忍饥挨饿了四十天的基督,在旷野里,远处有繁华的城市灯火闪烁,人类各种欲望的呼声此起彼伏,纷纷在对基督呼喊:这一切都可以据为己有,变成你的财产,让你成为万能的主宰!呼喊声还在进一步对基督说:你,神的儿子,你可以试一试,如果你肚子饿了,只要吩咐这些石头,它们就会变成面包;如果你想穿得漂亮,只要吩咐这些树木花草,它们就会变成漂亮的衣服……最后,克拉姆斯科依对列宾说:这就是生活的诱惑。这种诱惑,旷野上有,城市里也有;对普通人有,对基督也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