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5430字。

  厦门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理解性默写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中孟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对俸禄的态度强调了礼义的重要性。
  (2)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析了亡国的条件。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洵在《六国论》中表现列国先人艰苦开疆辟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洵在《六国论》中论述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 万钟于我何加焉    (3). 入则无法家拂士     (4).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5). 吾视其辙乱    (6). 望其旗靡    (7). 受任于败军之际     (8). 奉命于危难之间    (9). 暴霜露     (10). 斩荆棘    (11).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辩”“焉”“拂”“辙”“靡”“暴”“荆棘”“嬴”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二、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2. 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 ①诸侯之所亡            亡:丧失,丢失
  ②敛不凭其棺            凭:凭偌
  B. ①六国破灭,非兵        兵:兵器,武器
  ②不省所怙              怙:父母
  C. ①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尤:怨恨
  ②余因而实之            实:证实
  D. ①月落庭空影许长        许:也许
  ②比得软脚病            比:等到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作答时将各个加点的文言实词带入具体语境中进行推断,本题考查的都是课内文言实词,学生要注重平时的理解与积累,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A项,“凭”,临。B项,“怙”,依靠。D项,“许”,如此、这样;“比”,近来。
  3.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②吾与汝俱少年
  B. ①初不自贵重                  ②又可冀其成立耶
  C. ①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D. ①则遺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②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古今异义现象。A项:①“祖父”,古意,泛指祖辈父辈;今意,指父亲的父亲,亦称爷爷;②“少年”,古意,青年男子;今意,十到十五六岁。B项:①“贵重”,古意,看重;今意,价值高。②“成立”,古意,成人立业;今意,创立或有根据,站得住。D项:①“从事”,古意,属官,下属;今意:做某种事。②“故事”,古意,先例,旧事;今意: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4.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而实之 ②莫如西归 ③李牧连却之 ④函梁君臣之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