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道小题,约16790字。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京剧艺术历经将近二百年的发展,这是一个在艺术上日益成熟、丰富的过程,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应该说,是个进步的过程。
  ②然而,这个论断并不是没有争论的,过去有许多京剧研究者,总觉得京剧艺术发展似乎是一代不如一代,是一种倒退的趋向。的确,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可以发生某个时期的停滞甚至倒退现象,因此,对于上述论调,倒也不可以“发展论”简单加以否定,我们应该具体研究一下,京剧艺术的发展,是处在倒退的过程中呢,还是一个前进的过程?
  ③京剧的发展,在表演艺术上有以下一些特点。
  ④首先在做工和道白方面,近年的京剧艺术要比早年的丰富多了,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京剧艺术,在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等杰出的演员创造下,大大丰富了做工和道白艺术,他们创造出许多比较完整的舞台形象。
  ⑤同时,在演唱艺术技巧上,京剧艺术也是日见丰富和完善了。我们看到,后三派中,汪桂芬、孙菊仙是以“气胜”,他们的唱腔比较简单、朴实,装饰音较少,而是以粗壮的气势作为自己的特点。谭鑫培比较重视腔调的婉转动听,讲究演唱的韵味,故在京剧艺术上开一代之风气。谭鑫培以后,京剧表演在技巧上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发展,而像汪桂芬和孙菊仙那种气势的确是少了。对于这种趋势,应该从两方面来看,如果说,有些艺术家过分强调了技巧,完全忽视气势,那么可能走向过于纤巧的形式主义,;然而,作为总的趋势看,由强调气势粗犷,到强调技巧细致,乃是艺术发展的必要的阶段。在这种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防止片面讲究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应该把气势和技巧结合起来,刚柔相济,才是全面的观点京剧史上有成就的演员,并没有抛弃前辈艺术家在“气势”方面的成就,最讲究“韵味”的余叔岩,也很注意用气的喷口,也可以说是艺术风格上的进步。
  ⑥其次就是嗓音的变化。感叹京剧“今不如昔”的人常常觉得现在没有孙菊仙、汪桂芬那样高亢的嗓子,这倒是看出了京剧艺术发展中这样一个事实,即京剧大部分行当的嗓音都是由高、尖、细向宽亮处发展了。这种倾向也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京剧演唱失去了高亢的嗓子固然可惜,但与其高而窄细,不如低而宽亮。从音质来看,调门过高势必尖细,因而早期京剧演员的嗓音大都比较尖厉,有时近乎老旦的嗓音,这就是为什么汪桂芬甚至谭鑫培都善演老旦的缘故。从尖厉向宽圆发展,也应该承认是个进步。
  ⑦京剧嗓音的这种变化,从我国戏曲演唱历史上也可以看出线索来。京剧受梆子、昆曲、徽剧、汉剧的影响,梆子的男声嗓音是最高的,因此有许多演员不得不用“假嗓”,而有的则沙哑失音。秦腔的青衣嗓音尖细,显然早年京剧旦角的用嗓与它有直接的关系。梆子的净角也多用“炸音”,有时也像生角那样沙哑失音。这种发音方法(特别是男声)都有待于改进。京剧发声由尖厉而圆润宽亮,从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与其他古典剧种的关系来看,显然也是一种进步。
  ⑧当然,我们说京剧表演艺术的发展是一个进步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前辈艺术家的一切优点后辈都继承下来了。事实上他们有许多的艺术创造,还值得我们学习,如汪的咬字、孙的用气,显然值得引起我们更大的注意。在“气”和“韵”相结合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地学习前辈艺术家的优秀的艺术,从而使京剧流派更丰富,更优美。
  (选自叶秀山《论京剧流派》,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京剧在某个时期也可能会出现停滞或倒退现象,但其艺术的发展进步是毫无异议的。
  B. 由重气势到重技巧,是京剧发展的必要阶段,但要防止片面讲求技巧的形式主义。
  C. 早期京剧演员们的嗓音比较高亢,这是其不足之处,后来向宽圆发展才是进步。
  D. 京剧表演艺术的发展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后一代京剧表演者都能超过前辈的艺术家。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亮明观点,接着从争议者角度质疑,自然地引出后面对京剧艺术的分析。
  B. 文章从做工和道白、演唱技巧、嗓音变化等角度论证了京剧艺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C. 文章第五段,作者分别论述了气势和技巧这两者在京剧演唱方面的重要地位。
  D. 文章列举梆子男声、秦腔青衣嗓音的例子证明京剧发声由尖厉到圆润宽亮是进步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京剧艺术在做工和道白方面逐渐丰富,这离不开老一辈京剧艺术家的不断努力。
  B. 不管是京剧还是其他艺术,从总的趋势看,都是由强调气势粗犷到强调技巧细致。
  C. 只要注重气韵结合,学习前辈艺术家的优秀的艺术,就能使京剧流派更丰富,更优美。
  D. 京剧产生以来有一个在艺术上日益成熟、丰富的过程,总体是处在一个前进的过程中。
  【答案】1. B    2. C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文章第二段说“这个论断并不是没有争论的,过去有许多京剧研究……有一种倒退的趋向”,可见说法有误。C项,从原文“感叹京剧‘今不如昔’的人常常觉得现在没有孙菊仙、汪桂芬那样高亢的嗓子”“ 京剧演唱失去了高亢的嗓子固然可惜”可见高亢不一定是京剧的不足之处。D项,“后一代表演者都能超过前辈的艺术家”过于绝对,错误。
  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分别论述了气势和技巧这两者在京剧演唱方面的重要地位”不正确,第5段是对京剧表演在气势方面相对减弱,在技巧上得到更多重视和发展这种趋势的分析和论述,重在技巧的重要性。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意的能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根据文本意思,看看推理有没有改变原文意思。C项“只要……就能……”推断过于绝对,属于逻辑推导有误,原文是“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地学习前辈艺术家的优秀的艺术,从而使京剧流派更丰富,更优美”表达一种呼吁和建议,而不是说只要注重气韵结合,学习前辈艺术家的优秀的艺术,就能使京剧流派更丰富,更优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他曾“隐身”长达三十年之久,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他的妻子也才知道原来“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
  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唯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其实,他的一生中有无数次出国的机会,但是由于工作的关系,最终他都放弃了。然而,这并没有妨碍他站上世界科技的高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