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道小题,约17400字。
2018 年上海静安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一、 积累应用
1. 按要求填空。
(1)总为浮云能蔽日, _________。([唐____ 《登金陵凤凰台》)
(2)曾子曰:“ 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㓿过三种之境界”,其中形容第二种境界的句子是“ 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 (1). 长安不见使人愁 (2). 李白 (3). 士不可以不弘毅 (4). 衣带渐宽终不悔 (5). 为伊消得人憔悴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和句子式默写相结合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要注意下列字的正确写法:愁、弘、毅、悔、伊、消、憔、悴。
按要求选择。
2. 卓不凡同学恃才傲物,好友想写一句话劝诫他,以下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欧阳修)
B.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
C. 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移,谷以卑安。(葛洪)
D.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句意为君子修身养性,内里要保持心态正直,外表要保持容貌端正。B项,句意为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C项,句意为金属之所以被折断,是因为其太过刚硬了,流水之所以能保全,是因为其柔和;高山之所以被挖掘,是因为其高大,而山谷之所以能安全无事,是因为其低下。用来比喻做人不可锋芒毕露,应当谦虚谨慎。D项,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本题题干说卓不凡同学恃才傲物,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作为劝诫说卓不凡同学的话,只有C项合适。故答案为C项。
3. 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①银行应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原则,规范地[甲]经过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
②教师职业的性质不明确,其特点也会不明确,不仅给教师带来[乙],也给管理带来了困难。
A. [甲]透露 [乙]疑惑,
B. [甲]披露 [乙]困惑
C. [甲]披露 [乙]疑惑
D. [甲]透露 [乙]困惑
【答案】B
点睛: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二、 阅读
(一)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目。
中国怎样成了中国人的中国
①公元前 7500 年左右,中国开始出现农作物和家畜,还有陶器和打磨的石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动植物驯化中心之一。中国广大的幅员和生态的多样性造就了许多不同的地区性文化。在公元前第四个千年期间,这些地区性文化在地理上扩张,它们开始相互作用,相互竞争,相互融合。文化多样性地区之间的交流,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和技术,而交战的酋长管辖地之间的激烈竞争推动了规模更大、权力更集中的国家的形成。
②虽然中国的南北梯度妨碍了作物的传播,但这种梯度在中国不像在美洲或非洲那样成为一种障碍,因为中国的南北距离较短;同时也因为中国的南北之间既不像非洲和墨西哥北部那样被沙漠阻断,也不像中美洲那样被狭窄的地峡隔开。倒是中国由西向东的大河(黄河、长江)方便了沿海地区与内陆之间作物和技术的传播,而中国东西部之间的广阔地带和相对平缓的地形最终使这两条大河的水系得以用运河连接起来,从而促进了南北之间的交流。所有这些地理因素促成了中国早期的文化和政治统一,而西方的欧洲虽然面积和中国差不多,但地势比较高低不平,也没有这样连成一体的江河,所以欧洲直到今天都未能实现文化和政治的统一。
③在中国,有些新事物是由南向北传播的,尤其是铁的冶炼和水稻的栽培。但主要的传播方向是由北向南。这个趋向在文字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国产生的一种被充分证明的书写系统,是在华北得到完善,并流传各地,预先制止了任何其他不成熟的书写系统的发展或取而代之,最后演化为今天仍在中国使用的文字。华北社会向南传播的其他一些重要的有特色的东西是青铜工艺、汉藏语言和国家的形成。中国的三个最早的王朝一一夏、商、周都是在公元前第二个一千年间在华北兴起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