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道小题,约20720字。
齐齐哈尔市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8页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科学。以民为本的国家观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影响至今不绝。《尚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国家治理观。作为一种政治智慧和治国理念,民惟邦本的国家观核心是要求国家依靠人民,把人民视为国家盛衰的命脉,政府执政要取信于民、关心民心向背,经济发展要依靠民心民力。
政治经济学的富国裕民传统就起源于中国。《管子》开篇“牧民”认为,治国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充实国库,满足民众物质、精神两方面的需要,主张治国理财要厚生、富民,其中涉及分工、市场、财政、货币、贸易、价格等方面的内容,以现代经济学理论来看也是相当精辟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大多主张重农富民、以民为本,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认为自己的《经济表》就是根据儒家经典写作而成。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出的类似于自由市场的理论和“善因论”被认为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渊源之一。《史记平准书》是保存下来的“中国国民经济学的最古老文献”,被马克斯韦伯认为是典型的“中国王室财政学”。
16世纪以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名列世界前茅,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和科技强国。与此对应,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也至少出现了两次高潮,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学发展的引领者。
其一,春秋战国时期涌现了一批伟大的学问家,以管子、李悝等为代表的法家学派和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关于国富民富的思想。在经济价值论上,管仲和孔子都提出价值创造来源于人力和土地,其中人力是关键。在经济分配论上,孔子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命题,《论语》中明确地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管子》中说:“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这些古代思想家的理论精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必要养分。
其二,我国汉唐形成的物质基础、技术基础和思想革命到宋代结出硕果。宋代工商业首次超过农业成为国家税收的主体,水力机械革命、海上商业革命、纸币发明引致货币革命等导致工商业经济和城市大发展,进而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面貌和状态。学术方面,以现代经济学来审视,当时也产生并发展了大量有关市场经济理论、货币理论、财政理论与经济伦理学的思想。比如苏洵、苏轼等为代表的事功学派偏重功利。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学派偏重性理。两派的理论争论推动了人类对欲望、功利、理性、道德和商业伦理的认识。这些原创的中国经济学理论和文献,是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得天独厚的养分。
(摘编自:林光彬《中华文化是中国政治经济学的源头活水》)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经济价值论上,管仲和孔子的观点相同:在经济分配论上,前者重在有度,后者重在公平。
B. 宋代工商业经济和城市大发展,引发了水力机械和海上商业革命等,从而影响了世界的发展。
C. 以民为本的国家观起源于古代中国,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影响至今。
D. 民惟邦本国家观作为一种政治智慧和治国理念,要求政府凡事都得听从民众,依靠民众。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一些主张对外国经济学学者有影响,例如亚当•斯密。
B. 文章先提出话题,再运用引用、举例等论证手法把论证推向了深入,论证层次清晰。
C. 对春秋战国和宋代两个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学取得的成就的论述,阐明了二者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
D. 文章大量引用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的内容,意在论证中华文化是中国政治经济学的源头活水。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管子》里一些关于治国首要任务和治国理财的主张,以现代经济学理论来看也是相当精辟的。
B. 16世纪以前,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至少出现了两次高潮,中国堪称世界经济学发展的引领者。
C. 宋代事功学派和理学学派的理论争论,是人类对欲望、功利、理性、道德以及商业伦理认识的发轫。
D.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好好汲取中国古代原创的经济学理论和文献中的精华。
【答案】1. A 2. C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原文说 “水力机械革命、海上商业革命、纸币发明引致货币革命等导致工商业经济和城市大发展”。C项,“以民为本的国家观起源于古代中国”于文无据。D项,“凡事都得听从民众”于文无据。
2.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文章没有论证二者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选项C论证方法归纳错误。
3.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原文说“两派的理论争论推动了人类对欲望、功利、理性、道德和商业伦理的认识”,不是开端。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又见油菜花开
杨宏永
①我暂住的小区后面,是一块很大的空地,不知被谁种了很多油菜。我本来不爱活动,但每到这个季节,我总喜欢去那里走走。
②每次穿过小区那道窄窄的小门,就好像不知不觉中从喧嚣的都市步入了宁静的乡村。这里的天是蓝的,风是轻的,夕阳中弥漫着油菜花的浓香,油菜花香里涂满了夕阳的色彩。这一地金黄的油菜花,是那么熟悉又那么亲切。
③也许是远离故乡太久了,每次看到这一朵朵花开,就会想起那个远在几百里之外被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