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440个字。

  第20课创造宣言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陶行知,积累与本课相关的语文知识。
  2.理解作者关于创造的观点,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用事实反驳的方法。
  3.引导学生认识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以及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关于创造的观点,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用事实反驳的方法。
  2.引导学生认识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以及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设想
  从理解观点入手,理清论证思路;结合时代特点,引导学生认识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以及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陶行知,积累与本课相关的语文知识。
  2.理解本文的结构与观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
  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
  《创造宣言》阐述了他关于教育者如何进行创造的观点,学习本文能改变我们关于创造的一些糊涂观念,懂得如何进行创造的方法。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课文的观点,作者在文中要反驳的观点,用[ ]标出文章的论据等,用“~”标出扣论点议论的文字,并批注论证的方法与不懂之处,用序号标出意义段。
  一、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语,校正读音:
  崇拜(chóng)  倘若(tǎng)  监牢(jiān)   懒惰(duò)  遁词(dùn)  鲁钝(dùn)  懦夫(nuò)  豢养(huàn)  樵夫(qiáo)灌溉(gài)  自暴自弃(bào)
  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遁词:指理屈词穷或不愿吐露真意时,用来支吾搪塞的话。
  鲁钝:愚笨,不敏锐。
  懦夫:软弱无所作为的人。
  豢养:喂养。
  灌溉:利用渠道或管道输水到农田,满足耕作及作物生长的需要。
  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