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700字。
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
编号:B201001(作)高二年级 语文学科 教案
(2006年2月11号)备课组长陈桂娟
作点辩证分析
教学重点:
在议论文中作点辨证分析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一、导入
大家都听过《第三只小板凳》的故事。
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泥鸭,布娃娃等等,唯独爱因斯坦没有交,直到第二天,他才送去一只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老师看了很不满意,说:“我想世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不慌不忙地从课桌下面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左手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的。”又举起右手说:“这是我第二次做的。刚才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虽然它还不能使人满意,但总比这两只强一些。”
故事中的这位老师只看到了爱因斯坦没有做出一只象样的小板凳这一表面现象,而没有看到、更没有想到爱因斯坦的执著和勇气,以及在不断地重做过程中,爱因斯坦的能力也不断提高这些可喜可嘉的东西,我们说,这位老师她缺少的是辨证的思维和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实际上,这位老师的这些错误在我们的议论文写作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作文中如何作点辨证分析。
二、具体讨论辨证分析
1、分析不辨证的例子。
例一;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下面几段文字。
语文学科的科学性在于它的开放性。语文的考试是不可能标准化的。标准化只注重思维的结果,不注重思维的过程;只求思维的同一性,不求科学性,只考判断力,不考创造力。语文考试要避免标准化,才能使学生学好。                                                                 
           这段话对语文学科作了分析,这样的分析合理吗?严密吗?请大家思考一下。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应该怎样修改呢?
明确:错就错在说话的不严谨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