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道小题,约17300字。
2018届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民族传统手艺及其价值,正在被人们认识,其独特的技艺和工艺价值,也正在成为地方文化的象征而被人们关注。在许多地方,传统手艺正在成为一种人文资源,被用来建构全球一体化语境中的民族政治和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同时也被激活成当地文化和经济的新的建构方式。这无疑是一种文化的转型,也是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保护方法。民族传统手艺生态化保护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是要想办法让其“活”在当下。
留住手艺,就是留住文化记忆。为了留住文化记忆,就要进行本真性传承。在当代语境中,传统手艺并非只是传统农耕文化遗留下来的“古俗”或“遗物”,它容纳了丰富的历史社会信息,表达了一方水土的集体情感和意志,具有情感交流与生活交际的价值。存活于乡土社区的传统手艺,其价值和意义是在乡土语境中生成和实现的。由于全球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无论是其技艺传承还是生产规模,都不可逆转地在现代社会走向衰落。生态化保护的首要任务不在于其产品,而是要确保其核心技艺不再失传,它涉及技艺本身的传承与记录、传承人的保护和手艺生态语境的恢复三个方面。
留住手艺,只有本真性保护是不够的,赋予传统手艺以生命,让其“活”在当下,尚需很好地开发与利用。衍生性生产就是在充分尊重传统手艺形式、内涵和基本元素的前提下,通过题材的转换、内容的变化、功能的放大或用途的改变,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形式。仅就功能而言,既可从物用形态向精神形态衍生,也可从物用形态向文化形态衍生。如景德镇陶瓷工艺的现代转型衍生出的美术陶瓷,使现代景德镇陶瓷发展出了对审美性、艺术性、文化性的追求。再如,传统的刺绣枕片、石雕木雕等非常实用的产品,已纷纷被移植到显示古老文明和民俗的装饰之中。从生态学角度看,这种衍生性生产不仅保护了传统手艺,而且还通过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增强了传统手艺“自我造血”的能力,赋予了手艺与时俱进的品格。
生态化保护还需让传统手艺创意性发展。文化生态论认为,文化传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手艺的传承也需要创意性发展,它不是新与旧的简单更迭,而是传统智慧与当代生活的有机融合,需要更多汲取传统手艺的理念和经验,形成面向生活的应用和表达。传统手艺及其对物的循环再造、对生态自然的依存,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低碳、环保、循环经济的理念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在当代,一批有眼光的设计师走出工作室,走进田间地头,与传统手艺人有效合作,取得了可贵的创意。以此创意生活,不仅可以继承和延续传统,而且彰显了一种具有积极的时代性的生活态度。
(摘编自王祖龙《生态化保护:让民族传统手艺“活”在当下》)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代表着民族政治、文化主体意识的传统手艺,正成为地方上文化和经济新的建构方式。
B. 传统手艺的生态化保护的首要任务是保存核心技艺,特别是对生态语境的恢复性保护。
C. 实现传统手艺产品从物用形态转向精神或文化形态,是进行衍生性生产的重要途径。
D. 将传统智慧和当代生活有机融合,才能保护和传承文化传统并彰显积极的生活态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民族手艺的留传问题,从多个方面探讨了传统手艺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 文章以当代语境下民族传统手艺必然衰落为立论前提,由此引出生态化保护的观点。
C. 文章以景德镇陶瓷工艺的现代转型为例证,表明了传统手艺衍生性生产的重要意义。
D. 文章第一段提出论点,总领全文,并与末段遥相呼应,形成“总-分-总”的结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民族传统手艺能成为地方文化的象征并得到人们关注,就有可能避免走向衰落。
B. 因为民族传统手艺对乡土社区的高度依存,所以建设生态化新乡村是未来发展方向。
C. 将民族传统手艺完整地保留在博物馆中,这不是对传统手艺真正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D. 继承延续民族传统手艺,使其创意性发展,能够让其在当代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A项,传统手艺是用来建构“民族政治、文化主体意识”,而不是“民族政治、文化主体意识”的代表。 B项,对生态语境的恢复性保护只是“确保其核心技艺不再失传”涉及的三个方面之一。D项,“彰显积极的生活态度”并不一定需要“将传统智慧融入当代生活”。三个选项均混淆范围。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全文是“总-分-总”结构错误,应为“总分结构”。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B项,“民族传统手艺对乡土社区的高度依存”和“建设生态化新乡村是未来发展方向”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强拉因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驮水的日子 温亚军
连队所在的山上离盖孜河有8公里,全连每天吃用的水都要由驴去河边驮。新买回来的驴和原来负责驮水的下士犟上了,在挨了无数鞭子后才勉强驮回两半桶水。连长决定让上等兵去接驮水工作。
第一天早上,上等兵把驴牵出圈,往驴背上搁装水的挑子。驴极不情愿,一把摔了挑子。上等兵也不急,也不抽打驴,驴摔了挑子,他再搁上去,一次又一次,耐心地和驴较量。他和驴都折腾出满身汗,可硬叫驴没有再往下摔挑子的脾气了,上等兵才牵上驴下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