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道小题,约14770字。

  东莞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一、古诗文阅读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涉江采芙蓉》中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②《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愿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代圣贤为榜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辞官归隐后无官一身轻,没有俗务,有的是安适悠闲的时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_____,______”这般宠辱不惊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答案】    (1). 还顾望旧乡    (2). 长路漫浩浩    (3). 伏清白以死直兮    (4). 固前圣之所厚    (5). 青青子衿    (6). 悠悠我心    (7). 户庭无尘杂    (8). 虚室有余闲    (9). 不以物喜    (10). 不以己悲
  【解析】试题分析: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漫”“直”“固”“衿”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鸿门宴》)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    毫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
  B. 臣请入,与之同命            同命:拼命
  C.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意外的变故
  D.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细说:小人的谗言
  3.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
  B.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D. 常以身翼蔽沛公
  4.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B.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D.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5. 下列有关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顾炎武所谓“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指的是室内设宴的座礼。“哙遂入,披帷西向立”正对应了鸿门宴会的座次:项王东向坐。
  B. 《史记》与《战国策》《左传》的体例不同,属于纪传体,共有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如果要查找项羽的相关历史资料,应该查找该书的“列传”部分,《鸿门宴》就是其中最精彩的段落。
  C. 古代以伯(孟)、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孟)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
  D. 古代史书中常常有“河南”“河北”“江东”“山东”等概念,一般都是泛指某个区域,并非行政区域,更不能等同今天的范围。如“山东”指“崤山以东”,而不是今天的山东省。
  【答案】2. B    3. C    4. A    5. B
  【解析】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作答时将各个实词带入原句中进行推断,B项“臣请入,与之同命”意思是“我请求进去,和项庄同生共死”,所以“同命”,同生共死。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现象。作答时将各个实词带入原句中根据语境进行推断,C项为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称王;其它为名词作状语:向上,在夜晚,像翅膀一样。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现象。作答时将各个实词带入原句中根据语境进行推断,B项,倍——背,违背;C项,内——纳,接纳;D项,不——否,否则。
  5.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B项,应该查找该书的“本纪”部分。《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