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650字。
古代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高考复习指导)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表达技巧的范畴与内涵。
2.明确高考试题有关考查表达技巧的命题特点。
3.掌握试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学习重点
1.了解诗歌表达技巧的范畴与内涵。
2.明确高考试题有关考查表达技巧的命题特点。
课时数 3 课时
考点阐释
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阐述观点所采用的特殊手法。它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结构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在高考试题中往往综合出现,很少孤立地命题。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词中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知识网络图表: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类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
1.表现手法 描写类 动静、虚实、正侧、白描、衬托、
对比、渲染、烘托、象征、想象、
联想、抑扬、点染、细节等。
(角度:远近、上下、俯仰、高低、点面
多官感)
赋 比 兴,抑扬,对比,联想,衬托(正、 反衬)
古诗词表达技巧 2.修辞方法:比喻 比拟(拟人、拟物)对偶 夸张 借代 双关
(艺术手法) 设问 反问 排比 反复 顶针 互文 用典
3.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⑴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4. 构思技巧
(结构技巧) ⑵重章叠句、伏笔铺垫、照应、抑扬。
⑶卒章显志、以小见大、
描写类 动静、虚实、正侧、白描、衬托、细节、对比、渲染、烘托、象征、想象、
1.表现手法 联想、抑扬、点染、细节、用典等。
(角 度:远近、上下、俯仰、高低、点面,
多感官)
赋 比 兴,抑扬,对比,联想,
衬托(正、 反衬)
形象 2.修辞方法:比喻 比拟(拟人、拟物)对偶 夸张 借代
双关 设问 反问 排比 反复 顶针 互文
3 构思技巧 重章叠句、伏笔铺垫、照应、抑扬
表达技巧
(艺术手法)
鉴赏的对象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情感 借景抒情(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卒章显志
概念阐释
表达技巧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说,诗歌的表达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